“我們的粉絲,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口感爽滑、勁道十足。”在江蘇省高郵市周山鎮萬福村,駐村第一書記韓雨正熱情地向前來參觀的在外英才介紹紅薯粉絲生產工藝,從原料篩選、浸泡、磨漿,到蒸粉、切絲、晾曬,每一道工序都講解得細致入微。
新春伊始,年味未散,韓雨邀請在外英才到村里參觀,尋求合作商機。“我們走動的每一小步,很可能就是村里發展的一大步。”對韓雨來說,這個正月格外忙。
自2023年揚州市委組織部選派第六批駐村第一書記以來,高郵市切實履行屬地責任,以駐村第一書記領辦“促增收”項目為抓手,組織實施了37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攜手駐村第一書記在基層廣闊天地做強土特產文章。
駐村第一書記杜璽瓊領辦的羊肚菌項目。(高郵市委組織部供圖)
“赤松茸對溫度、濕度和光照都有嚴格要求。最近氣溫波動大,一定要注意調控好大棚內的溫濕度。”春節后幾天高郵氣溫驟降,臨澤鎮營南村駐村第一書記杜璽瓊帶領村干部穿梭在菌棚之間,仔細察看赤松茸的生長情況。
2024年,杜璽瓊帶領營南村“兩委”一班人嘗試種植羊肚菌,并邀請蘇州農科院專家前來指導。經歷了一個冬天的忙碌,營南村迎來了春天里的豐收,首年種植就為村集體增收6萬元,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46.4%。面對豐收的喜悅,杜璽瓊與村“兩委”當即決定擴大種植規模,新租土地20畝,搭建“菌果蔬”多元種植大棚23座。
“今年我們在專家的指導下改種經濟價值更高的赤松茸,雖然有去年種植羊肚菌的經驗,但還是有壓力,好在大家共同努力,赤松茸已經慢慢出菇,長勢喜人。”杜璽瓊說。
為鼓勵駐村第一書記“項目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高郵市委組織部出臺《駐村第一書記管理辦法》《黨建助推強村惠民攻堅行動實施方案》,落實駐村第一書記優先領辦項目、項目用地優先供應、基礎設施優先配套、專項資金優先獎補“四個優先”措施,推動形成“一書記一項目”“一村一產業”的比學趕超氛圍。
新春伊始,駐村第一書記們牽頭組織召開座談會、懇談會,共謀發展良策。“今年我們計劃擴大林下采摘園的蔬菜種植規模,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龍虬鎮龍虬莊村駐村第一書記梁和倩與村“兩委”班子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著今年的產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