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乍響,雨潤萬物,驚蟄萌動。3月5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師生走進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走進松雀與桐鄉村工作室及農藝基地,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大氣·耕讀勞動實踐教育活動,師生共話勞動教育、共踐鄉村振興。
活動伊始,師生們走進松雀與桐工作室。這座藏身于水美鄉村的“耕讀驛站”,由兩位主理人傾力打造:童書主編徐斌深耕田園教育,以原創繪本和《科學大眾》雜志為媒介,探索科學活動與農事勞動、田園寫作的融合;另一位主理人張威帶領學生將泥土化作藝術品,為鄉村注入詩意。徐斌向師生們展示工作室時激動地說:“希望大氣科學的智慧能融入田間地頭,讓知識在泥土中生根發芽?!?/p>
下午,陣陣春風吹拂著松雀與桐農藝基地。盤城街道宣傳委員孟磊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李艷艷共同為“大氣·耕讀——大氣科學學院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揭牌。孟磊表示:“青年學子走進鄉村,是知識與實踐的雙向奔赴。政府、高校、企業協同發力,定能讓耕讀教育結出碩果?!崩钇G艷則寄語學子:“腳踏泥土,心懷蒼穹,將氣象觀測的嚴謹融入勞動實踐,真正實現學以致用。”
恰逢驚蟄節氣,學子們揮起鐵鍬,在農藝基地翻土起壟,為春耕奏響序曲。盤城街道雙城社區書記蔡成洪對農業有著極大的熱情,并承諾:“我們將搭建更多實踐平臺,讓青年智慧助力鄉村振興。”在汗水和勞動中,同學們感嘆:“觸摸土地,才知氣象預報對于農耕田事的意義;整理書籍,更懂科學傳播的責任。”勞動結束后,學子們還義務為松雀與桐圖書館的千冊童書分類整理,感受鄉村書香,用另外一種形式的勞動來回應雷鋒精神的要義。
活動尾聲,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劉偉老師和松雀與桐徐斌透露,未來將共同開發“節氣中的大氣科學”系列課程,邀請學子以田間觀測數據和勞動所得創作氣象科普故事。盤城街道與南信大也計劃深化合作,打造“氣象+農業”特色實踐品牌。這場春日里的耕讀實踐,不僅讓大學生們在勞動中體悟“大地氣象”,更以校地聯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圖為活動現場。(松雀與桐工作室 供圖)
圖為活動現場。(松雀與桐工作室 供圖)
圖為活動現場。(松雀與桐工作室 供圖)
稿簽
封面
附件
流程
參考
摘要
稿件來源
發稿人
作者
編輯
責任編輯
內容鏈接
關鍵字
密件
稿酬
鏈接標題
原創分類
非原創 原創
視頻連接
郵編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