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泰州訊(通訊員 海組宣)近年來,江蘇泰州市海陵區以公務員績效管理試點工作為契機,聚焦“科學定績、多維評績、規范用績”的目標,優化績效管理體系,完善指標設置和評價流程,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樣”的鮮明導向,有效激發干部隊伍干事創業內生動力。
堅持“定性+定量”“共性+個性”,科學評定績效。圍繞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科學設定評價方式及內容。“德”“廉”維度采取民主評議、正反向評價等定性評議方式,“能”“勤”“績”維度細化指標,形成定量評價辦法,聚焦完成度、時效性、創新性等方面情況進行精準賦分。圍繞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設置高質量發展績效等共性指標,全區工作“一盤棋”推進。對專業性較強的部門,設立平時指標和專項指標,在招商科技領域推行年度攻堅或創新項目等目標關鍵成果,賦予創新突破加分權重。
建立多維評價機制。構建“月度紀實、季度亮績、年度總評”的全周期動態管理機制。月度形成“一人一表”履職清單,季度對工作實績質效開展“紅黃藍”三色預警,年度實施“基礎分+攻堅分+創新分”三維考評,經過綜合研判后形成最終“成績單”,實現過程可溯、結果閉環。評價中,堅持“四方印證”,即分管領導側重對干部進行業務實績評價,領導班子對干部開展綜合能力評估,同時引入派駐機構監督性評價和服務對象滿意度調查,全方位刻畫干部實績表現。
將績效考核結果與干部職務職級晉升、評優評先、崗位調整等掛鉤。明確年度考核“優秀”等次須從季度考核獲評兩次以上“好”等次的干部中產生,讓“年終節點評優”變為“全年長線評優”。發揮績效管理“把脈問診”作用,對績效評價結果長期靠后的科室和個人,綜合評價人崗適配度,實施動態調整。目前,累計輪崗鍛煉9人、平級調整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