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2013,暢想2014
2013年對蓬萊市大學生村官們來說,充實而又難忘……
在這一年里,2011屆孫文政、甘倩倩、張鐘仁,2012屆紀洪偉、劉光坤先后考取機關企事業單位,踏上新的工作崗位。
在這一年里,央視《新聞聯播》專題報道“蓬萊美麗鄉村”創建成果,劉光坤介紹了木蘭溝村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的經驗做法。
在這一年里,2012屆李育霆被推薦作為煙臺市唯一一名大學生村官代表,參加了中組部、農業部舉辦的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班。
在這一年里,選調生與大學生村官考選工作并軌,新錄取的13名大學生村官于7月正式到崗,為蓬萊市的大學生村官隊伍充實了新的血液。
在這一年里,蓬萊市大學生村官聯誼會發揮“主體管理”作用,先后組織村官們深入“蓬萊美麗鄉村”和潮水機場等重點項目建設一線,拓展了眼界和知識面,進一步提升了圍繞中心抓服務的意識;開展了慰問困難家庭、學雷鋒、學農活等實踐活動,引導村官們接地氣、獻愛心、促和諧;開辦了創業論壇,交流碰撞創業靈感;舉辦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專題培訓班,運用觀看視頻、知識競賽、黨校教師輔導等方式,深入學習領會上級政策精神,增強了做好農村工作知識儲備;創辦了《蓬萊市大學生村官工作專報》,開通了“躬耕仙境朝氣蓬‘博’”(http://weibo.com/u/3899464418)專題微博,積極向外宣傳推介經驗做法,未來還將加載有機農產品推廣等功能模塊。這些活動,與村官工作實踐相適應,與村官心理期望相契合,推動聯誼會切實發揮出了“溝通橋梁、服務平臺、展示窗口”的作用,受到全體在崗大學生村官的高度評價和真心認可。
過去的2013年,蓬萊市的大學生村官們始終堅持在農村一線工作,注重學習群眾語言,了解群眾想法,從群眾的意見中尋不足,從群眾的期盼中理思路,從群眾的創造中學經驗,實現了“把理論化作實踐,用蛻變書寫成長”的工作目標。
讓我們一起回顧展示一下,在崗的蓬萊市大學生村官們2013年中的“亮點”:
§ 2011屆
姜峰:經常進村入戶深入村民家中開展走訪,聽取村民意見。針對村民反映部分道路未硬化,通行不便的問題,積極向村“兩委”反饋,與村“兩委”一起反復研究制定硬化方案,多方籌集物資。硬化工程開始后,能夠靠在施工現場,嚴把工程質量,確保將好事辦實。2013年,村里累計硬化道路9365平方米,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條件,受到一致好評。
§ 2012屆
李育霆:牽頭組織開展大學生村官聯誼活動,編發《蓬萊市大學生村官專報》。指導和諧家園失地農民子女改進英語學習方法,最高的提高學習成績40分;積極開展創業實踐,利用回家探親的時機,與工藝品加工企業聯系對接,目前已就承接手工掛飾、車椅座墊等項目達成初步意向,屆時將實現農村婦女足不出戶增收致富。
劉光坤:2013年,木蘭溝村成立了蓬萊木蘭風情旅游開發有限公司,自己榮幸地被推選為公司經理,與度假區派出的管理人員一道,帶領村民們一起,搶抓發展機遇、狠抓服務質量,鄉村旅游開展得紅紅火火,年接待游客達5000多人次。
范月柯:發揮舞蹈、瑜伽特長,發起并堅持每天帶領村民跳廣場舞。開展活動時,注意將文明禮儀宣講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穿插進去,引導村民建立健康、文明的休閑娛樂習慣,在農村倡樹了文明新風。
孫玉涵:利用農閑時間,動員村民踴躍報名,組建起表演隊伍,積極報名參加全市秧歌大賽,取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精彩的秧歌表演獲得了一致好評。
§ 2013屆
孫穗:抓好蓬萊市唯一一個的社區黨校—長裕社區黨校平臺建設工作,積極與蓬萊市委黨校、遠教中心溝通,按照“缺什么補什么、想聽什么講什么”的原則,立足社區居民特點開展黨課教育,使社區黨校在社區黨員中獲得良好口碑,許多駐區單位黨員也主動要求前來聽課。
張佩:圍繞助力小柳行村創建“蓬萊美麗鄉村”,積極爭取鎮領導支持,邀請母校魯東大學張成良教授帶領學生到村開展畢業實習,無償拍攝《美麗鄉村小柳行》專題片。目前,后期制作已全部完成,整部視頻較好地展示了村莊的優美風貌和“蓬萊美麗鄉村”爭創熱情。
王子文:發揮臨床醫學專業優勢,經常到老年公寓和村衛生室,無償為村民提供健康咨詢。圍繞豐富“蓬萊美麗鄉村”內涵,探索開展創業實踐,經過多方征求意見和認真進行市場調研,提出了建設蔬菜大棚,生產有機蔬菜的創業點子。
梁玉:協助村“兩委”創辦了蓬萊市第一家全體村民持股的海水養殖股份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全村3500畝海域資源劃分成為1325個股份,每名村民持有一股,每年按股分紅,保證了村民公平分享發展紅利,有力地促進了村莊和諧持續發展。
崔冰藝:為促進水城“漁家樂”行業發展壯大,深入學習抹直口“漁家樂”協會成功案例,積極向包片領導、社區“兩委”建言獻策,推動水城“漁家樂”協會于2013年底正式成立。
趙靜珊:為提升社區整體服務能力,積極與民政部門聯系,協助開展了司家莊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申報工作,目前已成功通過驗收,在市民政局登記備案并投入使用。
王翠翠:積極參加村里的文藝演出,并發揮特長,獨立編寫反映美麗鄉村建設題材的文藝作品。近日,自編自演的快板《美麗鄉村我的家》獲邀參加蓬萊市春晚演出。
劉冬翔:按照分工,做好美麗鄉村建設與宣傳推廣工作,先后協調安排了上海、煙臺、蓬萊等電視臺到村取景拍攝17次,迎接考察23次,為提高村莊旅游影響力,打造鄉村旅游品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荀子洲:注重在村級工作中融入群眾,增長群眾工作本領。平日,經常性地走訪全村老干部、老黨員和困難戶,力所能及地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收獲了“以人帶片、以戶帶面”的良好效果,年底,所在村的群眾滿意度在全鎮名列前茅。
馬玉杰:積極響應市委號召,與村“兩委”一同開展大環境整治,動手清理反光膜和各種垃圾雜物;參與了群眾大走訪,十幾個日日夜夜的入戶走訪座談,與村民有了更深地了解,更深切地感受到了大學生村官肩上的重擔。
柳璐:立足龍陽村文化興村的定位,積極聽取村“兩委”干部意見,幫助村里文化骨干進行文化排演工作,參與舉辦了龍陽村消夏類晚會。春節前夕,與蓬萊市電視臺鄉村行欄目合作,成功舉辦了“鄉村行農村情:2014年龍陽村迎新春晚會”,為叫響“龍陽文化”邁出堅實的一步。
蓋麗莎:全身心投入到登州古城旅游項目的開發中去,與村“兩委”一起到國土局、規劃局、環保局等部門辦理立項準備手續,與設計方聯系協商設計方案,全程參與了項目研討系列會議。通過工作實踐,進一步錘煉了組織協調能力,提升了做好新形勢下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綜合能力。
王曉彤:在實際工作中,認真研究政策法規,與鎮村干部一起,進家入戶,耐心做好征遷群眾的政策解釋和思想理順工作,保證了征遷工作順利進行。
送走舊的一年,美好留在心間;迎接新的一年,放飛新的心愿。展望2014年,蓬萊市的大學生村官們將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在組織部門和鎮街領導的正確領導下,踴躍投身“蓬萊美麗鄉村”創建熱潮,扎根基層、立足實際,心系“三農”、凝聚能量,牢記大學生村官們光榮使命,用青春實踐“為民夢、創業夢、中國夢”,為“蓬萊美麗鄉村”創建,為蓬勃向上、快速發展的中國留下我們奮斗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