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的村官任期結束了,我想如果不能給自己的這段經歷留下些什么回憶,那是青春的損失,是一件比失敗更可怕的事情,盡管這回憶里有歡笑也有淚水。于是提起筆來,饒有興致的從午后寫到深夜,把這兩年來每一次內心的悸動都記錄下來,算是向青春致敬吧。
選擇
人生,無時不刻不在面臨著選擇。兩年前,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村小子,在畢業后義無反顧地選擇辭掉了城里穩定的工作,回到了自己生長的小山村做起了大學生村官。一時間,這消息在當地炸開了鍋,所有人都認為,他一定是大學畢業后找不到工作了才會回來的。那段時間,各種各樣的評價如同潮水一樣不停地沖刷著我的耳朵,也沖擊著我的心理防線。這些人中,有很多是我的親朋長輩,也包括自己的父親。“在農村供個大學生多不容易啊,你要讀書,我再苦也供你,可供了這么多年,你還回來了,你讓我的老臉往哪兒擱,跟你一天都丟不起人,我不指望你出人頭地,但起碼…起碼你也得像個樣兒,以后沒人管你!”我被父親的話晾在原地。
是的,父親的話是有道理的,我能理解,我也不怪他不支持我,因為我知道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供出一個大學生是有多么的艱難。可是,我依舊不顧一切的選擇了這條路,我認為這不是青春的沖動,我想讓我的青春更有價值,不應該在平平淡淡中度過。我寧愿迎著別人嘲笑的目光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做最真實的自己。當然,我也知道有選擇就會有風險。
歸程
縣委組織部對接會結束后,我跟著鎮里的副鎮長一起回來。歸程,是家的方向。半路上我很少說話,因為我真不知道說些什么,沉默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回到了鎮政府,領導安排我和村書記見面,其實我們早就認識了,書記是看著我長大的,不過還是搞了這個儀式。鎮領導告訴我們村書記:“這個村官雖然在你們村任職,但是現在到年底了,鎮上缺人手,我們先借過來,也讓他熟悉熟悉工作,等開春了再讓他回去”。還禮貌性的問我有沒有車回家,我說沒有。是的,我撒了謊,其實路過的車有很多,我也并非矯情,只是覺得如果鎮上派車送我回家,讓鄉親們看一看,我是下派的大學生村官,滿足一下我心底僅存的一點虛榮心而已。現在看來,當時的想法是如此幼稚,但卻是我內心的真實寫照。
就這樣,我在老鄉們的眼里成了機關干部,在機關干部的眼里我又成了勤務工,恐怕就連自己也迷茫了,我回到家鄉當村官究竟是為了什么?我的出路又在哪里?
倔強
每個人的骨子里多少都會有些倔脾氣的,這被我們年輕人稱為“個性”。沒有個性的人會圓滑很多,就像河里的鵝卵石,不會受到沖擊,很安全,但終究是沒有鋒芒的。沒有鋒芒的青春,不精彩。
2013年的網絡語,叫做“No zuo no die”,意思是說,不作死就不會死,什么是“作”?我想倔強就是一種“作”,而我就是那個倔強的小子。我不屑在鄉鎮干著內勤打雜的工作,不想被沒完沒了的表格與文字材料所淹沒,我想做個接地氣的村官,就扎根在村里干出點事兒來。我想發展林下刺嫩芽(我們地區的一種山野菜),這當然不是我的突發奇想,而是我在大學時候參賽的一個課題,可以說在腦子里思緒很久了。我以為這是自己深思熟慮的想法,是萬無一失的計劃,一定會受到領導的賞識和父母的支持。可是匯報后,苦苦等待換來的是石沉大海,再無回音,滿心期待的支持也變成了異想天開的瞎折騰。
沒錯兒,我說了,我是有倔脾氣的,我就是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犟種兒,你們不看好,我就自己干,我不怕失敗,因為我堅信遺憾要比失敗更可怕,青春中可以多一些失敗,但是不應該留下遺憾。
失敗
是的,你猜對了,很快我就付出了“倔強”的代價,理所應當地迎來了屬于我的失敗。
我用自己口挪肚攢的六千元工資,又東借借西湊湊,準備了一萬多塊錢,通過朋友介紹買了刺嫩芽苗子,在自家的山林里拾掇起來。沒用多長時間,就長成了一大片。看著那些幼苗張牙舞爪地扎在一起,我甚至想到了它們來年豐收的情景。我看著它們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時候還會站在山上傻笑,那時候,內心充滿了期待。
我種植山野菜的消息很快就在村里傳開了,說什么的都有,“好好的機關干部不當,回家整那破玩意兒,那玩意要是能賺錢我們早弄了,還用等你,瞎折騰!”,“作吧,把自己賠進去就好了” 還有個以前的村干部,拍著我的肩膀笑著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總之有喝倒彩的,有看熱鬧的,有不屑一笑的。有段時間,我再上山時,走的都是小路,不敢走在村里頭,我害怕了,我不是怯弱他們不解甚至嘲諷的話語,只是希望他們看不到我,這個話題也就慢慢散去了,不想父親成為大家茶余飯后議論的焦點,以免傷到父親的自尊,畢竟在這個小山村里,誰家的孩子如果工作在大城市,那是件很值得榮耀的事情,而現在這份榮耀顯然不屬于我。
冬去春來,冰雪消融,我所期盼的春天終于到了。大地蘇醒之時,山上的一切都恢復了生機,唯獨我的刺嫩芽枝干卻沒有萌發新芽,而是在慢慢枯萎,最后幾無幸存。我搞不懂什么原因,只覺得一個冬天的期盼瞬間化為泡影。
我哭了,很難想象吧,一個27歲的大小伙子為了一堆苗子哭。我站在山上,俯瞰村子,看著那三三倆倆的人聚在一起,我似乎聽到他們在說:“看啊,這大學生在城里找不到工作,回來瞎折騰,怎么樣,賠了吧,我早說過不行的…”痛徹心扉的失敗讓我的自卑感更強了,比起事業上的失敗,內心的孤獨感要更可怕。
堅持
笑過、哭過、瘋狂過、失落過。很多人開始在幫我從新分析著大學生村官的意義。有人說村官就是緩解一下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你應該利用做村官的時間,好好復習,把村官當成一個跳板,將來再考個選調生或公務員,也有人說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將來肯定能有發展,你應該好好和領導拉拉關系,好好表現,學學人情世故,還有人說你們這些村官都是政府的編外人員,哪叫哪到,你應該安分一點……
失敗,讓我更清醒,也讓我更堅定。我不想虛度時間、碌碌無為,不想循規蹈矩地走在別人劃好的道路上,我只想做最真實的自己。我要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即使沒有光環閃耀,沒有鮮花捧場,我也要堅持下去。
我要飛翔,就算沒有堅硬的翅膀,我要歌唱,即使沒有人為我鼓掌,我要用青春鋪路,沒有什么能把希望埋葬。
轉機
承認失敗很容易,畢竟現實就擺在那里,可是我沒有資格說失敗,我奮斗的腳步不會停歇,夢想的雛形依舊在勾勒。
總結經驗,問計年長的老農,問計農學專家,學習技術,尋求扶持,半年下來,我已經成了農發局、科技局、扶貧辦的常客。自己也在挫折中總結經驗,我不用人家提供的幼苗,我自己采籽培育行不行?我從臨近的山區移栽行不行?秋天的時候,我又種植了一大片。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我終于迎來了轉機。第二年春,幼苗的成活率超過了六成。當我滿心的期待終于如愿所嘗的時候,仿佛這個世界只有你自己才會像神經病一樣歡呼著,而周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靜無奇。
失敗是成功之母,這一刻,我體會的尤為透徹。
初衷
“幫助家鄉父老實現致富增收”,這是我剛上大學時就有的愿望,這一初衷,至今一刻不曾忘記。可是要動員大家和我一起干,人家憑什么聽你的啊?再說,你算成功了嗎?
機遇可能就是這樣,上帝讓你經歷痛苦之后,肯定是要給你回報的,關鍵是你要堅持到恩賜降臨的那一刻。在一次外出培訓中,我結識了一位企業家,一位始終致力于農村發展的企業家。經過我們的溝通和交流,他被我的故事所感動,我們初步達成了合作意向,把我的山野菜經過他們公司的加工、流通,直接打入到大城市的超市、酒店,實現農超對接,減去了很大一部分買賣環節,這在以往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兒。
我本以為自己的努力會得到鄉親們的歡迎,自己的事業馬上會迎來又一個春天的時候,我發現我還是錯了。這一刻我才認識到,盡管過去的二十幾年里,我與這里的父老鄉親朝夕相處,但是我還是缺乏對基層的了解,特別是對農民的了解。“一個小孩兒,人家憑什么和你合作,說不定是騙你的”,“這破玩意山上有得是,你說還能批量進超市,這不扯淡嗎”,“整這玩意,還能發家,你等著吧”。
在此之前,我覺得自己創業最大的困難是資金,在這個社會有了錢還能有擺不平的事兒?可是大家的反應讓我猛地驚醒,要帶領農民創業,實現我的初衷,資金不是最大的難題,最大的障礙是農民的思想,是凝聚人心!
登場
我曾呆坐在村頭的老樹下冥想過,我曾在瀚如煙海的典籍中尋找過,我也曾在林間彎曲的小路中思索過……怎么才能引領思想,凝聚人心,怎么才能讓大家都跟著你一起干。幾次的冷落使我意識到,方法就是多做一些讓他們摸得著看得見的事兒,打出樣兒來。
我一定要做到!我一遍一遍給那個企業家打電話,希望我們去搞個簽約儀式,希望來個精彩的關于農超對接演講,希望鄉親們能通過這些了解外面的世界,可是人家一遍又一遍的辭掉。我相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放棄就意味著失敗。終于,我的真心和執著再次打動了他,我們在鎮里順利的舉辦了農超對接的簽約儀式,企業老總為鄉親們做了關于農超對接的演講,為我們展示了公司的產品和銷售情況。臺下就是我們的村民,我讓他們實實在在的看到了這一幕,讓他們知道了很多過去不敢想的事情,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大家的心,動了。
我相信這是我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次登場,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鄭重的承諾,只有老百姓之間最質樸的真情,卻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刻,我才剛上路。
改變
簽約儀式的成功舉辦,為鄉親們帶來了變化,這變化觸及思想,是我想要的效果。不過,一次的綻放顯然是不夠的,關鍵是閃耀過后,還能有多少持續的光和熱。
我一直在努力,村里的山野菜從最開始的幾十畝,到現在的六百多畝,陸續有30多戶村民跟我一起發展了山野菜,包括刺嫩芽、蕨菜等多個山野菜品種。我把“家家悅”農超對接模式帶回了村子,與沈陽華農商貿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開通了網站,拓寬了山野菜銷售渠道,實現種植戶人均增收5300余元。我的事跡相繼被省市媒體關注,今年遼寧省電視臺“創新遼寧”節目為我做了專欄報導,在團中央組織的“尋找鄉村好青年”活動中,我的事跡在中國青年網上展播,還作為大學生村官群體代表,參加了撫順團市委舉辦的“奮斗的青春最美麗”頒獎晚會,并入選撫順團市委委員。
改變,真的發生了。現在不光我的想法多了,鄉親們的想法也多了,一個季節性很強的品種,能不能在不破壞品質的條件下儲存更久?能不能讓清理出去的枝條進入大棚,實現反季節栽培?如何能在每年春節前后實現產量的最大化?能不能讓銷售單一的品種,發展成多元化的市場?一家一戶的經營模式能不能走向合作社經營?哪些部門能爭取到最新的政策扶持?這些問題,我們在想,也在做。
無悔
故事說到這,是我該說再見的時候了。兩年的村官時光匆匆而過,如果需要給自己一個評價的話,我想“無悔”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一個人一輩子不去嘗試,不去抉擇,不去冒險,那他永遠都不會失敗,但是這樣的人生不精彩。相反,你做過夢,發過瘋,哭過,笑過,奮斗過,憧憬過,在蕓蕓眾生中,你就活出了最精彩的自己,縱使失敗了,也無怨無悔。
每一個人的青春都不盡相同,命運可以給你一個比別人低的起點,那是為了讓你用一生的奮斗去書寫更長的、更精彩的故事。聆聽別人的故事,不如去創造自己的故事。這是寫給我的故事,也是寫給所有大學生村官朋友們的青春記憶。(作者:原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木奇鎮趙家村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