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09年的大學生村官,在村中創業3年,在這三年中,我嘗到了創業的酸甜苦辣,有經驗也有教訓。為了讓更多的后來者少犯錯誤,結合我和身邊其他人的親身經歷,我總結了大學生村官創業過程中的幾個禁忌,希望能給后來者提個醒:我是一名09年的大學生村官,在村中創業3年,在這三年中,我嘗到了創業的酸甜苦辣,有經驗也有教訓。為了讓更多的后來者少犯錯誤,結合我和身邊其他人的親身經歷,我總結了大學生村官創業過程中的幾個禁忌,希望能給后來者提個醒:
一忌選擇沒有帶動性的創業項目。企業以盈利為目的,這點無可厚非。但大學生村官創業的目的是通過創業了解三農,增長才干,帶動農民致富,而不是自顧自的賺錢。所以大學生村官創業應首先考慮有帶動效應的創業項目。我在網上看到有些村官倒賣村中的老家具,老樹,這種創業不僅與國家鼓勵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初衷背道而馳,也不利于自己在村中樹立威信,反而有可能給以后工作的開展帶來阻礙。
二忌重復創業,與民爭利。大學生村官創業是為了帶動村民致富,不應讓村民收入不升反降。有些村委,已經有了初具規模的產業,大學生村官應出謀劃策幫助其將產業做大做強,而不應另起爐灶,與之搶奪市場。如村里已經有了蔬菜大棚,大學生村官創業應該通過注冊商標、開拓市場、示范新技術等手段提高農民收入,而不是自己承包一座大棚,像其他農戶一樣用老辦法種地,去搶奪本就不大的市場。
三忌當甩手大掌柜,不管不問。大學生村官的優勢是思想解放、思維活躍,我們的劣勢是農業生產實踐經驗少,所以我們應揚長避短,發揮優勢,但絕不能當甩手大掌柜,不管不問。我認識的一個大學生村官,他的創業項目是種植蔬菜大棚。由于缺乏農業生產經驗,又厭倦枯燥的農業生產活動,早上不愿早起,中午受不了棚內的高溫,下班后著急回家,基本上棚內的活兒平時雇一個老農管理,忙起來就多雇幾個人。說是創業,但主要勞動全靠雇人,銷售也指望鄉鎮幫忙處理一部分,收購商采購一部分。一年下來,賣菜的錢僅夠老農的工錢,農業生產經驗也沒有學到多少,不僅無法帶領農民致富,反而自身受到經濟損失,還讓農民看了笑話。真的是:“賠本賺吆喝”。
四忌急于求成,盲目鋪攤子。村官首次任期只有三年,有些人想盡快出成績,在眾多村官中脫穎而出的心態是好的,但切忌急于求成。創業本就不易,在農村帶領農民創業更是難上加難,因此一定要穩扎穩打。農民的守舊、求穩心態是根深蒂固的,接受新鮮事物比較慢。大學生村官創業一定要充分調研,親身試驗,逐漸推廣,方可帶領農民共同致富。在這方面,我就犯了錯誤。我的創業項目是笨雞養殖,在經過親自小規模示范后,項目初步得到群眾的認可,甚至有一戶農民放棄了縣城里的小買賣回村跟著我搞笨雞養殖。我被表面的成功沖昏了頭腦,與他合伙購買了兩千余只笨雞苗,結果由于土雞散養對于場地要求十分嚴格,且后續投入跟不上等原因,我們凈賠五萬元。這次失敗給我帶來了慘重的代價,不僅自己經濟方面有了很大損失,也讓農民群眾跟著我栽了跟頭,農民好不容易對我建立的信任也隨之煙消云散。
五忌孤軍奮戰,一個人埋頭單干。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氣球輕易被人踩破,二十個氣球卻可以承受千金以上的重量。村官大部分不是本村村民,而且大部分創業資金有限,因此創業時一定要學會合作,或者邀請其他村官,或者與本村村民合伙,這樣可以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同時還應尋求政策、資金支持,每個縣基本上都有主導產業發展方面的扶持政策,大學生村官也有貼息貸款,我們完全可以向有關部門尋求政策、資金幫助,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有限自有資金,使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我們的創業項目相對應的肯定有主管部門,如種植項目主管部門是農業局,養殖項目主管部門是畜牧局,我們在確定項目后,可以多聽聽主管部門的意見,這樣可以尋求技術支持,少走很多彎路。總之,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創業,一定要端正態度,明確目標,切記不要犯以上錯誤。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創業過程中了解三農,增長才干,帶領農民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