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夏天,但天氣異常的涼,而且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在寧夏涇源這么多年,最能接受這種說下就下的天氣。站在窗前,抬頭看看高速橋上車來車往,低頭看看政府院子里依稀停著的車輛,雖說外界有很雜的聲響,但自己還是覺得今夜出奇的安靜,雖然鄉村的夜晚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但那依稀可見的路燈射出微弱的光芒,似乎還很是祥和,因此近幾個月的所有煩惱與煎熬我是否全部理解成好事多磨而盼得春暖花開。
歲月如梭,時間過得真快,告別匆匆忙忙的初高中時代后,沒有考上一個好點的大學,但是卻在充實的大學生活里做了三年的“雞頭”。畢業之后,自己步入社會這所重點大學。在這所大學里面,經歷了好多人好多事,有過工作被認可后自己的笑容;有過和老總較真后的自己的荒唐;有過好勝心的驅使而爭強好勝;有過努力過后拿國家獎學金的驕傲;有過被學生喜歡自己授課的開心;有過榮獲全區說課大賽二等獎的自豪;有過朋友介紹頭一次相親的羞澀;有過家人關心的驕傲與溫暖;有過和朋友同學相聚時的開心。在村官的路上,一路走來,悲喜交加。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我在朋友的勸罵中稀里糊涂報了名(更沒有在意所報地方);在猶豫之間的繳費;在為逛銀川而順道去參加村官的考試;在為學公務員面試經驗而去面試;就這樣子的稀里糊涂之中考上了村官。也許有人不相信,但是,的確是這樣子,因為村官沒有在西吉的收入好,沒有在西吉的生活安逸,所以以玩的心態,直到確定為考察對象的時候,自己才為自己定位了村官之路。
2011年10月8號,我的村官生涯真正的開始。被分到涇河源鎮余家村。初次來這個陌生的縣城陌生的鄉鎮陌生的村部陌生的環境,一切都是陌生的。當時正值秋季,真可謂是秋雨連綿的日子,小雨時大時小的下著,讓自己本來低沉的心情更增添了幾分抑郁與不安,就這樣在家人的送行與囑托,同行村官的陪伴中到了涇河源鎮。先接觸到的是自己的住宿地,由于沒有地方住,所以鎮上騰出來的是小倉庫,有教室那么大,里面沒有一件是東西的東西,全部是垃圾,濕濕的水泥混泥土把漏風的兩個窗戶給塞了,地上還留有剩余的混泥土,已經凝固為疤。剩余的兩個窗戶一個是全鎮人的網絡線窗口,一個是漏風的。毫不夸張的說,沒有落腳點。一時之間,傷心與難過涌上心頭,我哭了,淚水里飽含了后悔與苦澀,因為在我來這里的前五天,銀川那邊的工作有了著落,大企業,長期合同,寧夏農業銀行總行上班,是因為跑關系才成功。但是我放棄了,所以這時候才真正體會到什么是悔恨的淚水。我甚至幼稚到要求組織部長為我換地方的地步,真的感謝那位和藹可親的胡部長,進行了對我的一番說教,開始打掃自己落腳住宿的地方。經過一番辛苦與烏煙瘴氣的折騰,有點像樣了,可是沒有可供自己睡覺的床鋪,鎮上要求村上安排,后來才知道,對于沒有集體收入的村子來說,買一張一米二的床對我來說已經是很奢侈的了。當天晚上買完床回來已經很晚了,草草收拾了下就這樣安頓了下來。當天晚上,寒風凜冽,小雨淅瀝,順著漏風的窗戶流在地上,如冰窖一樣的宿舍讓我心更寒,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感激村委為我買床。在冰冷的宿舍里也反思了很多,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畢竟這是我自己的選擇。第二天,我就去了村部,還好距離宿舍只有二十分鐘的行程,不是很遠。剛剛到村部那兩天,支書正好出差學習,對于我自己所要干的村官工作自己也是千頭萬序,沒有一點點思路,每天只是習慣性的打掃衛生,翻看人家的歷史記錄,上墻制度……
沒有幾天,我支書回來了,她和村委人員慢慢教會我工作,從此我知道了黨建、知道了三會一課、知道了評星定格、知道了三農呼叫、知道了讓黨員干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知道了退耕植補、知道了新農合、新農保、知道了互助資金、知道了退根還林等等。慢慢得生活步入了正規。村委每次得日常生活小事,每次黨支部會議、黨員大會、民主議政日我都參與其中,這里就像家一樣。村委人員每次應酬都不會忘記我,因為他們把我當做村委得一份子,說我背井離鄉,太不容易,所以很感激村委人員。
在嚴寒得冬季,房子的大更加襯托出冬季的寒冷,為了融入這個大鎮的環境,為了和每個人友好和平的相處,每天面帶微笑,即使心里很難過,心情很糟糕,我也會以微笑感染身邊的每個村民,每個鎮干部。在這個過程之中,體會了農村的艱辛、人際的復雜、加班補黨建的忙碌、生活的單調、思念家里爸媽的心慌、下班后的孤單與寂寞、單一的生活飲食等等,在我心里刻上了一道難以忘懷的印記。再后來,我又被換到涇源縣涇河源澇池村,因為整村推進的忙碌被換,心里當時特別接受不了,淚水和抱怨多的一塌糊涂,因為對于一個已經熟悉的不能熟悉的環境,突如其來的調動心里實屬難以接受。但我還是會從新開始新的適應,新的開始,一年整村推進結束之后,又去了龍潭村,村支書是養牛大戶,一字不識經驗卻很多,因為是美麗村莊建設所以又被調,因為之前的突如其來調動的打擊,這次倒是很容易接受。那時候,幼稚的以為,哪里忙領導就塞我去哪里,有過抱怨有過不滿,但現在想想,何嘗不是一種收獲呢?接觸到的每個領導,干部,村兩委成員,質樸的群眾,都有各自的優點,只要有心,還是會發現會收獲!因此,謝謝每一個出現在我村官生涯中的人,感激有你、感謝有我、感謝有他。
不錯,一個恩師告訴我,社會是你的重點大學,學好每個小事的專業,做好每個處事專業的基本課程,修好你必修的重要工作課程,獲得你最需要的成績榮譽。上好你的社會重點大學,以后做一個合格的畢業生。當時,感覺這些比登天還難,不過有家人的希望與囑托,有領導的關懷與照顧,有同事的友好與幫助,有好友的勸說與鼓勵,有我自己的努力與堅持,自己就在涇河源這個地方呆了三年之久,對于工作,輕車熟路。在很多人的配合與幫助下,我會迎接大型的檢查,更會應付一些一般性的調研,進行解說,同時參加一些群眾活動以及干部活動,主持節目,參加演講比賽等等,鍛煉了自己更是成長了自己……時間久了,當然對某些細小的事情也不再有耐性,變得驕傲,放松學習,有時候我也會浪費時間在一些讓我感到不愉快或是傷害我的事情上糾結難過,但終究是自己在成長,收獲也挺多,應該感激,但是一個地方待久了,也會變得麻木,變得懶惰,變得不上進。因此我又被調往涇源縣大灣鄉,離開的時候,去轉了我經過的每個角落,到過的每個村子,哪里有我的歡笑,有我的淚水,有我的成長,有我的收獲……走之前,還偷偷的哭了一下!
來到大灣鄉,因為之前一直坐車途徑,對于地方并不陌生,但對于人,只認識王姐姐,來到大灣的時候,因為我的到來,當然,更因為工作以及一切其他不是我的因素,一位同行被調離,因此來這里的時候我是帶有一點內疚與自責的,也曾因為這個小內疚去安慰人家時吃了閉門羹,只能說我也很抱歉,但我不是故意的!
第一次進去大灣鄉,不認識所有人,大家都在忙著自己分內的事,我只能東看西瞧,而且正好趕上他們雷打不動的周一例會,本來有點心酸難過,突然有個笑臉出現,給我一絲感動,那個笑容,一直藏在心里,再加王姐姐以及大家都說我們長的很像的楊姐姐的照顧,還是充滿著滿滿的幸福。再后來,就認識了好多人,大廳的、包村的、站所的,每個人都在忙碌,都有自己的優點,都在努力的為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奔波著!當然了,工作過程中也有過這樣那樣的矛盾,也許是我沒心沒肺的,也許是我性格的原因,也許我沒有更好的去理解別人,沒有換位思考,總之,向有個矛盾的道一聲對不起!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還希望他們諒解。這中間,還有和我同屋共睡的“韓大媽”,哈哈,在她跟前,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跟著瘋子揚土呢.”一個九零后的思想,我有時候會被雷到,不過她會帶來很多歡樂,更會冒出來幾句很經典的話,還有靜靜,一個感情細膩的女孩,三樓的小角落就成了我們的“練功地”!哪里經常傳來一些很夸張的笑聲,但很歡樂,像“歡樂頌“的小家族。再后來,就有了”娃他媽“、小燕等人,很多同齡人的加入,這個集體更加有了活力!
到大灣鄉,我第一個接觸到的村就是六盤村,條件雖然沒有我之前待的幾個村子條件好,但村干部的善良,群眾的活躍,在這里工作還是蠻開心的。最有趣的是,由于下雪,被逼硬是要下村,平日坐順風車,習慣了不操心,第一次步行去往六盤村,由于下雪路滑走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途中,走著走著,出來一只狗,后面追著我,我前面跑,它后面追,媽媽呀,你終究是讓我沖進了村子,迷了路,無奈之下,我就麻煩了村主任接我回去。還有一次,由于村干部有事,我下完村回不去,又不好意思勞駕別人接,大太陽下,沒帶一分錢,沒吃一口飯,沒喝一口水的等車,好是可憐,最后一個三輪摩托的出現,讓我興奮不已,就坐了上去,還挺拉風……
之后,又由于組織部對村官的重新調整,我又被分到瓦廳村,這個村子人數不多,989人,但是,風氣挺好,每到民主議政日的時候,村民都會自覺前來,雖說一個議政會會被開成牢騷會,但村民之間,無非就是由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發牢騷,也解解心里頭的那份抱怨,就想一個老人,子女經常不在身邊的時候,你回去之后,說說東,道道西,無非就是發泄。有一次,一村民說到一切不切合實際的想法,而且話好多,占用大家的時間,對于我這個急性子來說,我確實不耐煩了,給一位領導抱怨,而領導心平氣和的說:老百姓,我們要聽取他的呼聲,哪怕最不切合實際,最沒有一點點價值,我們也要聽他說完,讓老百姓自己覺得我們沒有忽略任何一個問題,任何一個細節。再說,這一股精神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說的不對,群眾自然會辯駁,但說出來和不讓說是兩碼事,所以最平常不過了。聽完我自己都有點臉紅,哎,終究是資歷淺了,領導之所以為領導,還是有很多過人之處,我只是疏忽了學習,說到這里,也想感謝現在這里的每一個領導,他們都很和藹,很友善,沒有官架子,沒有官腔,都很能干,都很親民,我挺喜歡他們,讓人心里暖暖的,還是很感激!
這一路走來,有過歡笑,有過淚水,有時候真的好艱辛,好累。思憶起過去的種種,想對自己訴說:在路上,雖然艱辛,雖然無助,可這些始終是自己的選擇,面對這幾年來的收獲、生活、工作、學習、開心的不開心的,回憶起來,就像昨天,感恩生活,銘記生活,記住出現的每個人,記得他們的好,感激他們的存在。突然怎么有點失落,待續……為紀念村官生涯而寫。(作者為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瓦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