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就是說德行、品德是才華的統帥,而才華和才能是德行的輔助因素。那么作為當代扎根農村的大學生村官應該具備怎樣的德呢?
村官之德在于“孝”。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說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生命來源于父母,正所謂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更何況生而為人。故此,首先要孝敬父母,不忘父母養育之恩,回報父母要從點滴小事入手,體諒父母之勞累、明父母之心意;其次要愛國,有國才有家,正如我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說的那樣,“對國家盡忠,就是我對父母最大的孝”;最后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自己的價值,回報父母,回報國家。
村官之德在于“誠”。誠信,中國古已有之,商鞅立木取信,季布一諾千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入新時代,誠信依然是最為基本,謹守誠信的人即使一生平淡,也是坦坦蕩蕩;反復無常的人即使一時顯赫,最終也是慘淡收場。故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信是一種品位,是根本,是鄭板橋筆下的竹,傲立著,獨占一隅。
村官之德在于“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偉大的事業都是干出來的,既然選擇了農村,就要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埋頭苦干,杜絕紙上談兵,從小事著手,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步接著一步走、一件接著一件干。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只要我們鍥而不舍、真抓實干,就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村官之德在于“正”。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正人先正己,正己首正心,自身做到思想的純正,行為的中正,責任的擔當,率先垂范,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來提升大學生村官形象。只有村官自身正直起來,用實際行動來踐行思想純正、行為中正、責任擔當,才能獲到群眾的支持和信任,真正成為人民群眾的貼心人,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方能不負人民重托,不負人民期望。
做人做事,堅持內修品德、外樹形象、以德為先,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里,堅定抱負,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價值,讓青春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