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青春是什么?在我眼中,青春是一生中最繁華美麗的季節(jié),是生機盎然的暖春;是熱情如火的盛夏;是碩果累累的金秋;是瑞雪紛飛的寒冬。充滿詩情畫意卻又不乏拼搏的激情,充滿天真浪漫而又飽含辛勤的汗水。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只有進行了激情奮斗的青春,才會留下充實、溫暖、持久、無悔的青春回憶。”我想,當我們把青春融入脫貧攻堅一線的戰(zhàn)場,投身于農村這個磨練意志、增長才干、提高能力、全面發(fā)展的廣闊舞臺,我們的青春便不會老去,一路走來的堅定步伐將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成為人生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如火如荼進行著的脫貧攻堅戰(zhàn)中,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是剛從潔白的象牙塔走向農村這片熱土的大學生。他們奮戰(zhàn)在基層一線,帶領村民走在脫貧致富的前沿,用自己的激情和熱情,奏響了一曲無愧于時代、無悔于青春、無憾于使命的激昂樂章。
這一群年輕人便是用青春和汗水譜寫生命之歌的大學生村官們。作為新時代的“知青”,遠離了都市的繁華、城市的喧囂,在這里駐足、扎根、守望這片養(yǎng)育了自己的廣闊天地。也許初來乍到,面對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面對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環(huán)境,我們也曾有過彷徨和迷茫,甚至想過放棄。卻又在每一個雨過天晴之后豁然開朗,一如既往澆灌著這朵名為希望的青春之花。正如有句話說的:“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便是一直守著這份初心,牢記著這份使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豪情滿懷。
還記得剛來不久,有一天,停了電,燒水做飯只能用火,可面對一堆柴卻犯起了愁,這生火是怎么做來著?后來只得請了人來幫忙,燒了火,現(xiàn)學現(xiàn)賣地在煙霧繚繞中開始做飯,最后是被嗆得淚流滿面的走出廚房,好在也算首戰(zhàn)告捷,雖然結果差強人意,但第一次的嘗試依然成就感滿滿。三番五次下來便練就了一身本領,到如今已是信手捏來,游刃有余。
還記得第一次下社、入戶,剛開始熱情高漲、信心十足,慢慢的腳下像踩了棉花糖,軟綿綿的,連太陽也像在嘲笑我們的三分鐘熱度,愈發(fā)烈日炎炎、曬得人無處遁形。一天結束,渾身像散了架一樣腰酸背痛。好在有不服輸?shù)捻g勁,越挫越勇,日復一日的走村串戶下來,步行已是小菜一碟,村里的每一家農戶,每一條崎嶇的羊腸小道,每一塊田間地頭都留下了我們的腳印,行走過的足跡變成了村里一道無形的風景線。
還記得第一次參與農村工作,來辦事的村民看見我們的稚嫩和拘謹,二話不說轉身就走了,幾乎為零的存在感讓我們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鍛煉獨擋一面的本領。功夫不負有心人,和人們漸漸熟絡了起來,路邊偶遇也不會是視而不見,而是親熱的噓寒問暖、家長里短。
還記得第一次到地里參與生產勞動,笨手笨腳卻干勁十足,天有不測風云,不一會兒下起了瓢潑大雨,還來不及躲避就被淋成落湯雞。到天黑了收獲少得可憐。臨走時,好客的女主人非要送幾個在即腌制的小菜,頓時被淳樸的人們感動得熱淚眼眶。這一切的改變都在努力過后變得水到渠成了,也是這片土地對我們的接納與認可。
時光荏苒,經過歲月的洗禮,我們褪去了青澀,慢慢變得成熟,對這塊廣袤的山水田園的眷戀之情也與日俱增。雖然有過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惑,最后都在不斷堅持和成長中變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
即使青春是姹紫嫣紅的春色,但那不是一枝獨秀的結果,而是百花齊放的世界;即使青春是廣闊無邊的海洋,但那不是滄海一粟的功勞,而是海納百川匯聚的成功;即使青春是五彩斑斕的夜空,但那不是一顆星星點綴的明亮,而是群星璀璨的絢爛。縱然有一天我們會老去,但青春的痕跡不會遠去,從這一刻起,讓我們一起用激情和汗水,譜寫一曲華美的青春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