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看到這個頁面,表示您的訪問出錯,這個錯誤是您打開的頁面不存在,請確認您輸入的地址是正確的,或者請通過下邊的搜索重新查找資源,中國江蘇網感謝您的支持!
30秒鐘之后將會帶您進入中國江蘇網首頁!
周一一早來到村委會,我看到辦公桌上放著七八個玉米粑粑,新鮮的,烤好了。這是誰拿來的?詢問后才知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楊火木送來的。這是他栽的玉米,自己一早去地里采摘后親手烤好的。
說話間,楊火木的結對幫扶人、村干部濤姐進了辦公室。在得知楊火木送來玉米粑粑后,濤姐開心極了。因為,這是楊火木第一次情感表露。過去的楊火木對村里意見很大,每次濤姐入戶,他都愛理不理的。為他介紹扶貧政策,他也總是“三不”——“我不理解”“我不支持”“我不高興”,工作很難開展。這次,他竟然給村干部們送來了玉米粑粑,雖然值不了多少錢,但他的表現,真是讓大家很意外很驚喜。
楊火木種玉米粑粑,得益于我們村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三講三評”會。過去村干部挨家挨戶去走訪、宣講扶貧政策,成效不怎么好。為此,我們調整了思路,在走訪的基礎上,請貧困戶坐下來一起開會,把各種扶貧政策攤在桌面上,和他們公開、公正、透明地交流。第一屆“三講三評”會采取個人分享、互動問答方式,除村組干部介紹幫扶進展情況外,貧困戶現場可根據自身需要提要求。根據他們的不同愿望和要求,我們因人而異,為未就業的貧困戶推介務工企業,為想要發展產業的貧困戶推薦項目,做到按需精準幫扶。參會貧困戶還對各自的脫貧進展情況進行互評互議,對村組干部的服務滿意度進行打分。
這不,楊火木的玉米粑粑還沒吃完,貧困戶楊瑗暉又送來了自家的糯玉米。幾個不起眼的玉米粑粑,讓村干部感慨不已:群眾并非不懂得感恩,也不是不理解、不支持我們的工作。只要溝通方式公開透明,幫扶措施誠心到位,他們就會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