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縣在2012年的22名新任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后,通過嚴格相關制度,組織開展活動,承擔工作任務,促進大學生村官工作重心在村,走訪基層入戶,民情掌握到人,實現“新手”到“老手”的轉換,促大學生村官進角色。
以制度來要求,促大學生村官工作重心在村。嚴格在村工作制度,堅持大學生村官“以村為主、鄉鎮為輔”,明確大學生村官必須在村工作,除經組織部門同意在信訪、綜治部門鍛煉的,不得在縣直以上單位借用,對有截留大學生村官在鄉鎮坐班等行為的鄉鎮,與黨政主要領導進行約談。建立考勤簽到制度,在村建立大學生村官出勤臺帳,記錄工作內容,要求大學生村官每周到村簽到不少于4天,并由所在村黨組織書記審核簽名。推行定期調研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到村工作后,每半年進行一次調研,并撰寫好調研報告,一般第一次以了解總體情況為目的,之后可結合所在村實際情況,針對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項調研。
以活動來組織,促大學生村官走訪基層入戶。以黨的十八大召開為契機,組織全縣大學生村官成立了12支“大學生村官‘十八大精神’基層宣講小分隊”,到自然村、農戶和田間地頭等生產一線進行宣講,全縣12支小分隊共進行宣講160余場次,收聽群眾達3500余人次。在春節期間,利用大學生村官初七上班和返鄉黨員、群眾過完元宵節出門的時間差,組織大學生村官到村進行走訪,重點走訪全家外出打工和平時只有留守老人、兒童的家庭,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惠農涉農方針政策,了解他們的訴求,并向外出務工人員發放了聯系卡。組織大學生村官每月開展遠教學習活動,通過走訪了解群眾所需,下載課件內容,把科技知識和致富技術送到農民家門口。
以工作來推進,促大學生村官民情掌握到人。要求積極參加村級事務管理,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民政救濟、新農村合作醫療等工作。安排大學生村官擔任所在村“百姓檔案”管理員,要求大學生村官在了解農戶家庭總體生活水平的基礎上,注重掌握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就業情況、社會保障情況,以及需要幫助解決的困難等。組織大學生村官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工作,要求大學生村官在調解中注重對矛盾糾紛的詳細情況進行走訪調查,了解根源所在,從而進一步掌握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