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書,麻煩你幫我填下這個表嘛,寫不起字。”“要得,你先坐會兒,我把這個老輩子的給他整完了的。”這是每個逢場天在四川合江縣密溪鄉聚寶村的服務窗口都能聽見的對話之一。被叫做范文書的人叫范慶然,是2007年通過大學生村官招錄考試錄用的首批大學生村官之一,曾任密溪鄉集中村、聚寶村村長助理,現任聚寶村文書。
作為首批大學生村官,當年的戰友相繼離開村官隊伍,而她還在堅守,是無奈之舉,還是信念使然?
面對不止一個人的疑問,她這樣說到:“最開始選擇當村官,就是想要回報家鄉,想為家鄉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點力。我現在很喜歡這份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每次為群眾辦好一件事,看到群眾的笑臉,聽到他們感謝的話,我都會覺得很滿足,感覺自己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實現。”
穿針引線,文書幫致富
在任職后,她充分發揮“農家書屋”作用,將各類書籍整理歸類,分類貼上書簽,方便村民查看和閱讀,用知識和科學引領群眾增收致富。針對聚寶村水果種植品種單一、方法落后、技術不足等狀況,積極引進荔枝、藤梨等新品種;針對聚寶村離縣城近且有省級風景區筆架山,她動員群眾擴大蔬菜種植面積、開辦旅游農家樂,借助自己所學知識和網絡,幫助村民出謀劃策,學習管理理念等,解決了群眾的就業問題,讓部分村民發家致富。
帶頭創辦養豬場專業合作社,通過網絡、遠程教育、農家書屋等途徑學習養殖專業知識,向經驗豐富的養殖戶請教,掌握豬飼料加工、母豬生產及防疫等技術,帶動了20多戶村民走上了養豬致富道路。主動和貧困戶結成幫扶對象,幫助村民解決創業中遇到的資金、技術和銷路等問題,帶動了近十戶村民增收。
真情幫扶,“大哥”助解難
范慶然利用休息時間同困難戶子女談心交流,幫助輔導功課,購買生活和學習用品,成為困難戶子女的知心姐姐。幫助弱勢群體,為殘疾人爭取補助資金,為孤兒墊交生活費。聚寶村的村民說:“范文書是個很‘小意’的人,喊她幫忙整啥子她就給你整了。”
因其性格豪爽,樂于助人,她被同事們戲稱為“范大哥”,對這個稱呼,她笑著說:“我不是大哥,就是覺得在我這兒能幫別人辦好的事就給別人辦好,對我不是什么耽擱時間的事,可能就讓別人少跑了很多路,這是我作為村官應該做的事。”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雖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但范慶然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努力在每一件小事中實踐自己的價值,正如她所說:“群眾心中有把秤,自己心中也得有把秤,夢想和價值就是我的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