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泥汊鎮永安村大學生村官李學剛于2011年7月畢業于阜陽師范學院,同年9月就職于珠海外經貿學院,擔任輔導員,于2012年8月考錄大學生村官后,分配至泥汊鎮永安村,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助理。在2013年5月參加大學生村官公選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并有幸擔任泥汊鎮永安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村官,也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家鄉的熱土上舞動著青春的風采。
重任所系 思變求進
2012年8月,入職永安村后,通過2個月的時間,走訪了全村29個自然村,3000多戶村民,主動與老黨員、致富能手等群眾聯系,深入了解到永安村螃蟹養殖為本村的三大(螃蟹、席草墊、電纜)支柱產業之一,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經營螃蟹養殖。大小螃蟹戶200多戶,從業人員達1200余人。通過走訪了解到全村螃蟹養殖戶文化水品低,養殖技術低、銷售意識低、團隊能力低,基本上為養殖技術憑經驗,養殖方法憑聽說,養殖產量憑面積,養殖銷售憑商販。為了改變這個局面,同時也能利用現有的資源在農村干出一番天。于是2012年11月向鎮黨委政府提請申請報告和項目計劃書創建泥汊鎮永安村綠色無公害螃蟹養殖基地。
創業艱難 上下求索
螃蟹基地的原型不過只有20余畝,資產不過幾萬塊錢,要想有發展,首先就要改變資金少,規模小,技術不過關的局面,根據這個現實情況后,針對這些問題各個擊破,堅決要把基地創立起來。
籌集資金。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想法很好,但資金問題成了便是我們創業伊始的第一道難關,好在當時有創業富民貼息貸款,我們做了5萬塊錢,終于解決了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
技術學習。主動聘請鎮農服中心的孫樹林主任和劉剛副主任為技術指導員對基地螃蟹養殖進行全程指導。利用村黨員電教室,通過遠程教育培訓工人學習螃蟹水產養殖技術。同時在2012年12月份螃蟹出水之后引進技術,安裝了納米微孔增氧設備。今年夏天的持續高溫,基地就得益于納米微孔增氧技術,保持了養殖水中氧氣的供應,螃蟹幾乎沒有出現死亡現象。
擴大規模。土地是農戶的一切,想從農戶手中流轉土地相當有難度。為蟹塘擴大,為土地轉讓以及租金價格,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趟一趟的往農戶家去跑,然后通過村委會協調,利用貸款得來的資金,給予簽訂合同后的農戶現付600元/畝的租金,同時也轉租周邊荒蕪的蟹塘,擴大了基地的經營規模。
含辛茹苦 初具規模
2013年8成立了泥汊鎮永安村綠色無公害螃蟹養殖基地,螃蟹養殖基地坐落在永安行政村花園自然村,北依渡江大道,西靠高新大道,距泥汊鎮政府3公里,與電纜之鄉高溝鎮僅1.5公里。2013年8月,基地被無為縣農委和泥汊鎮黨委政府分別授予無為縣綠色無公害螃蟹養殖示范基地和泥汊鎮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亻L期穩定解決我村近10余名村民的就業問題,較好地提高了工人年收入,起到良好示范創業富民的創新發展之路,探索大學生村官創業新模式,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基地目前注冊資金40萬元,現有固定職工1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人,管理人員2人,工作人員6人?;孛娣e105畝,其中幼苗繁殖區10畝,成蟹飼養區90余畝和一個活水暫養區5畝?;匾枣傓r服中心為技術支撐,集成應用、展示、推廣了一批河蟹生態養殖新技術,包括納米微孔增氧設備的安裝使用、多種不同混養模式(蟹蝦、蟹鱖、蟹黃顙魚)的應用等,尤其是微孔增氧技術的推廣應用,受到了廣大養殖戶的一致認可,已帶動全鎮安裝使用面積達4000余畝?;匾劳修r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巢湖市“渡江宴”漁業合作社,充分發揮品牌優勢?,F已投資2萬元在高溝鎮龍安街道經營門面店,統一收購并銷售基地和基地周邊養殖戶的螃蟹,創立蕪湖市第一家大學生村官創業實體店,目前年銷售額達30萬元。
立足現在 展望未來
下一步將投資再經營一家門面店,同時開辦網站,嘗試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和微商平臺銷售螃蟹。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再流轉土地20畝,擴大養殖面積。正積極申辦郵儲小額貼息貸款購置生產資料和擴大生產規模。
記得蘇軾的赤壁賦中有這樣一句話:“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泵總€人相對于歷史的長河來說都很渺小,似乎埋沒在茫茫人海中。如何活的精彩,如何讓大學生村官的三年變動有意義?三年的創業經歷感慨頗多也受益匪淺,不盡感概道:“創業吧,因為青春因創業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