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運自己能夠拯救另一個人的生命。”今天上午,重慶潼南壽橋鎮(zhèn)的大學生村官陳林,在新橋醫(yī)院為遠在山東濟南的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干細胞。這是重慶市第48例、全國第3023例捐獻者。
上午8點半,捐獻正式開始。陳林平躺在病床上,身體里的血液在抽取造血干細胞的儀器中循環(huán)一圈后又再次回到體內(nèi),整個循環(huán)抽取過程將會持續(xù)到中午12點,共抽取200ML左右。完成采集后,陳林捐獻的造血干細胞將在下午由重慶市紅十字會送往濟南。
陳林去年畢業(yè)于西南大學動物醫(yī)學專業(yè),隨即作為優(yōu)秀的選調(diào)生被派到潼南壽橋鎮(zhèn)工作。巧的是,現(xiàn)年23歲的他,也剛好是全國第3023例的捐獻者。“大二時,我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資料庫重慶分庫,成為一名志愿者,當時只采集了血液樣本,我也沒想到真的會找到匹配成功的人。”面對記者的采訪,躺在床上的陳林微笑著說,正因為他知道配對成功率很低,所以感到很幸運。但因捐獻造血干細胞的保密原則,陳林并不清楚接受他捐獻的患者的具體情況,只知道是位29歲的男性。
“我現(xiàn)在都還沒告訴我父母,怕他們反對。”陳林直言,現(xiàn)在很多人并不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決定在捐獻完成后以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去向他們解釋。陳林說,早在今年5月,他就接到了找到匹配成功的患者的電話,但當時總覺得還早,心里也沒認真想過很多問題。直到9月4日,新橋醫(yī)院通知陳林來注射動員劑,為捐獻作準備,越來越短的時間讓陳林感到開始緊張。“后來我慢慢了解了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怎么回事,也就克服了心里的緊張。”
據(jù)重慶市紅十字會組宣部副部長陳榜霞介紹,捐獻造血干細胞類似于成分鮮血,整個過程3-4小時,捐獻的量根據(jù)患者的體重標準而定。“但大家無需擔心,造血干細胞恢復平衡的時間相當快,一般捐獻后兩周即可恢復,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陳榜霞說,完成捐獻后的兩周只需要多休息,飲食注意營養(yǎng),不會影響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