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奉賢黃桃上市有個新亮點,網上銷售占的比重比去年大幅增加,位于上海市奉賢區的錦香農業合作社每天根據網上訂單發出的黃桃有1000多箱。負責人稱,2010年合作社成立后就開始嘗試在網上賣農產品,當時網購占全部銷售10%不到,去年接近20%,今年則達30%。除了自己的網站,“錦鄉農莊”還進入淘寶網、“360宅”等20多家網絡交易平臺,在網上叫賣的農產品品種日益增加,銷售基數增加了好幾倍,實際成交量也比去年大幅提高。
今夏,著名的上海馬陸葡萄和京東商城共同開通“馬陸葡萄電子銷售平臺”,與此同時,金山“皇母蟠桃”也在200家網點展示銷售,網售規模占到了總量的20%以上。南匯水蜜桃也大規模“觸網”,淘寶網上標注南匯大團水蜜桃的店鋪有500多家。
業內人士認為,上海的農產品,尤其是特色優質農產品的“網購時代”已經到來。
品牌知名最重要
筆者發現,在上海的特色農產品中,率先進入網絡交易平臺的,大都是知名精品農業品牌,如馬陸葡萄、奉賢黃桃、金山蟠桃、南匯水蜜桃等。網購消費者首先看重的是這些知名特色農產品的品牌。
網購農產品不能在現場精挑細揀,這對商品規范化和商業誠信提出了特別高的要求。而“精品農業”、“品牌農業”、“農產品標準化”,符合“網購時代”的要求。
率先“觸網”的農產品,其實都是近十年來上海“精品農業”方面的佼佼者。
像馬陸葡萄,上海市民過去只有去馬陸鎮才能買到。隨著品牌知名度擴大,上海街頭好多葡萄攤都掛起“馬陸葡萄”的招牌,一些“山寨貨”也在馬陸葡萄公園外擺起了路邊攤。而與大網站簽訂協議指定網上專賣,既方便消費者選購正宗“馬陸葡萄”,也杜絕了假冒品牌。當然,這也對精品農產品的規范化生產,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今年,網上賣的奉賢黃桃,每只都在4兩左右,家庭簡易裝金山蟠桃每只也要2兩半,農產品銷售論個頭講規格、等級區分十分嚴格。
保鮮物流要求高
農產品絕大部分是時令產品,對保鮮要求很高。高質量的物流也是農產品網購必須要解決的基本條件。較早“觸網”的錦香合作社負責人坦陳,前幾年為此交過不少“學費”。
2010年,合作社初次開網店賣黃桃時隨便找了一家快遞公司,送到市區每件運費是20元,結果拒收退貨率竟高達30%,原因是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和時間耽擱,嬌嫩的黃桃不是破相就是看上去不新鮮了。農產品一旦被退回基本就報廢了,合作社為此損失慘重。
吃過虧后,合作社開始探索解決“物流”瓶頸。一方面挑選專業的快遞公司,哪怕運費貴一點。他們最終選擇的專業做農產品物流的快遞公司,不僅全程冷鏈運輸,而且運貨單上寫明8項運輸要求,連夜發貨,保證送達的農產品不出問題。另一方面,合作社自己也新增了6輛廂式貨車,加上原有的3輛,奉賢區內和市區超過30箱以上的團購自己送。今年,合作社還準備再投入100多萬元,增加自身的運輸能力。
規格包裝有講究
網購農產品的規格、包裝非常講究。一開始,一些“觸網”的農產品往往搞“精品裝”、“豪華裝”,但市場并不怎么接受。習慣“網購”的年輕網民,雖然消費方式和上菜場的老阿姨們不一樣,但砍價求實惠的勁頭差不了多少。金山的“皇母”蟠桃,就看到了網購者的這一特點,除了精包裝高端禮盒外,還推出家庭禮盒簡易裝。而錦香合作社的黃桃,往年搞的是8到12個的“精品裝”,每箱120元,推廣不開。今年他們推出了一箱9個的“實惠裝”,每箱30元,結果供不應求。高標準的物流,每件收費高達45元,但錦香合作社針對網絡銷售的特點,在規格、包裝上動腦筋,將自己的產品壓縮規格包裝,一件快遞實際可含3箱,每箱運費就降到了15元,而在網上3箱起賣并不是什么難事。
農產品網購,和任何商品銷售一樣,還需要廣告宣傳。錦香合作社的網店“錦鄉農莊”,如今已上架黃桃、蘆花雞、南美大蝦仁等30多種農產品,除了專門有人進行24小時網上維護外,公司還請來6個年輕的設計師,專門負責網店設計和產品包裝設計,應季更換,每個月的宣傳單、燈箱等廣告費用也要花3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