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筆者走訪了江蘇省泗洪縣,一眼望不到邊的蔬菜大棚,整齊的條田溝渠已完全不是兩年前的泗洪農村。原來,該縣在土地集中流轉后搞起了綠色高效農業,到處可見農民初嘗“綠”果的欣喜,而該縣魏營鎮的草莓種植產業就是一個典型。
泗洪縣魏營鎮大學生村官傅方兵和朱永馳抓住了土地流轉的好時機,在該鎮前營千畝草莓基地建立了扶貧創業園,他們整合各方資源,帶動農戶種植綠色無污染高品質草莓。
“如今,食品安全受到百姓的日益重視,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堅持科學種植,種出來的草莓是無污染的綠色食品,雖然價格高,但是銷路很好。”大學生村官傅方兵說。
“現在,一斤批發價25元,這是牛奶草莓,用牛奶滴灌的,一天能采摘1000多斤,一直能采到明年3、4月份。以往普通的草莓才5元一斤!”草莓種植戶朱堂波自豪地告訴筆者,“今年,俺種了12個草莓大棚,一個生產季下來,每個棚能產4000斤草莓。”
隨著游客的隊伍,筆者走進該鎮前營千畝草莓基地,一棟棟大棚連成片,頗為壯觀。隨便掀開一個大棚,只見碧綠的草莓秧上開著白色的小花,掛著一個個“紅裝素裹”的草莓,讓人食欲大增。
“這兒的草莓又大又紅,讓人看了垂涎欲滴。你看這顆紅紅的大草莓還沾有水珠呢,我準備把它拍下來回去做電腦桌面。”在該鎮草莓采摘基地,來自南京的游客嚴曼興奮地說。
頭腦靈活的大學生村官給農村注入了新活力,傅方兵和朱永馳堅持走循環農業發展之路,種植綠色無污染草莓,采用生態種植模式,積極開展草莓產業的營銷推介,弘揚草莓文化,推動草莓生產與休閑觀光接軌,促進草莓消費,提高草莓生產的附加值。如今,該鎮的農業資源已經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資源,它與旅游產業相結合,就變成了一種資本。
在兩位大學生村官的引領下,魏營鎮“綠”草莓產業蓬勃發展,通過制定發展規劃,推廣草莓新品,優化栽培技術,該鎮大棚草莓種植面積已超過3000畝,產值近億元,種植戶畝均年純收益在萬元以上,帶動農戶戶均增收7萬余元。“綠色”草莓產業已成為該鎮高效農業的金色產業,市場青睞的朝陽產業,農民致富的甜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