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期間,冼潤霞(左二)到村里進行人口普查業務培訓。
3月底,正值南方的雨季。
我坐在車里,顛簸地行駛在廣東省增城市的一條鄉間小道上,道路兩旁恣意盛開的木棉花艷紅似火,被暴雨沖刷過的榕樹枝葉翠綠油亮,滿眼生機勃勃。
這條路通往增城市石灘鎮,全國人大代表、女大學生村官冼潤霞已經走了4年。當年正是因為這條泥濘的鄉道,才讓她下定決心要回到家鄉,立志改變家鄉貧窮的面貌。
石子路的盡頭是一片南粵農村特有的平頂小樓,石灘鎮就要到了,對于采訪冼潤霞,我充滿期待。
來之前我雖見過她在全國“兩會”現場的照片,但真見了面,才發現這個女孩并沒有她在會場發言時表現的那么老成。她的長相是典型的廣東人,個子不高,皮膚微黑,扎著俏皮的馬尾,一笑便露出兩顆尖尖的虎牙。她歉意地朝我笑了笑,手忙腳亂地將辦公桌理了又理,又從雜志中抽了一本遞給我:“新一期雜志剛出來,都堆在我這兒了,桌子亂,不好意思?!?/p>
原來她還兼任增城市《大學生村官》雜志的主編。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味的雜志,署名冼潤霞的一首詩映入眼簾,題目為《愛在基層》:愛/是無私的奉獻/是不計較收獲的付出/如夜半花開/香飄四溢/如細水長流/滋潤無聲……
文字雋永,令人唇齒留香。在隨后的聊天中,我知道了她的家就在石灘鎮龍地村紅花地,距離石灘鎮上約20公里?!拔壹夜步愕苋?,從小就跟著父母去田里拔草翻地,深知農村生活的艱辛?!奔词宫F在,子女都離開了家,她父母還種著十多畝地,承包了幾十畝的魚塘。“我媽53歲的人了,每天都在地里忙,選上全國人大代表的那天,我老公給我媽打電話,說晚上7點半的廣東新聞上會有我,讓她記得看,我媽只回了一句說‘哪里有空哦,我要摘番茄’。你想,早上6點多就出門,晚上7點多還在地里!這一輩子,他們真是太苦了。”她打心眼里心疼像她的父母那樣終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希望能讓村里人富裕起來,讓老人們能夠安享晚年,不必每天頂風冒雨地在地里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