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水、撒飼料……大學生村官的養鵝致富經
2013-07-16 10:59:00
噴水、撒飼料、翻蛋、捉鵝……7月12日,瀘縣毗盧鎮下林村養鵝場里,大學生村官謝剛動作嫻熟地在打理自己的養鵝場。
謝剛2008年通過大學生村官選聘,被聘為下林村村委會主任助理。上任后,謝剛結合自身獸醫專業,萌發了發展養殖業的想法。他四處收集養殖信息,調研市場行情,并充分利用毗盧鎮“一腳踏三縣”的區位優勢及當地百姓喜好吃鵝的習慣,把白鵝養殖業確定為村里的致富項目。
為建鵝場,謝剛利用自己以前在江浙一帶打工的6萬元積蓄,并找親朋好友借款2萬元作為啟動資金。為了省錢,他和父母一起,冒著酷熱,用板車將磚塊從工地上一車一車地運到養殖場,再請工人和泥壘墻。“雙手被磚塊刮出一道道血口,真的是又苦又累。”謝剛回憶說,經過一個月的艱苦努力,他終于建起了一個近800平方米的標準化養鵝大棚。
建好場地后,謝剛從隆昌批發了1000只鵝苗,開始了自己的養殖事業。
剛著手養殖時,謝剛遇到了很多困難,尤其是養殖經驗不足,造成許多鵝苗染上了疫病,看著辛苦成就的養鵝業即將功虧一簣,謝剛心急如焚,他騎上摩托車四處求醫買藥。終于,幼鵝的病逐漸好轉,他卻整整瘦了一圈。
為能養好鵝,謝剛利用工作之余大量閱讀科技書籍,并虛心向畜牧站人員請教,同時到外地養鵝專業戶家中參觀學習和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謝剛終于系統地掌握了鵝舍管理、飼料配比、防疫程序、鵝苗發放與購銷等養鵝的基本知識。
現如今,謝剛已成為毗盧鎮有名的養鵝高手,一年能出欄鵝1萬只,按每只10元利潤計算,一年下來,就能凈賺10萬元。
隨著養殖場的名聲越來越大,前來取經的村民絡繹不絕。對此,謝剛毫無保留地把技術傳給村民。在他的帶動下,毗盧鎮現已有規模化養殖戶7戶。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