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漢臺區迎來了第六批大學生村官,辦理過報到手續后,一些鎮(辦)分管領導及村黨支部書記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區委組織部“要人”,一時間,這些大學生村官變成了基層爭搶的“香餑餑”。
漢臺區今年招聘12個大學生村官崗位,參加筆試的多達256人,其中研究生8 人,其余均為大學本科學歷,90后畢業生更是占據了相當比重。據了解,進入面試環節的“準大學生村官”學歷水平均超過往年,研究生也搶著當“村官”。工作地點在田間地頭的大學生村官為啥一下子變得這么“火”?
已被錄用的2013屆村官馮舵,畢業于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作為全院唯一一名優秀畢業生,他謝絕了校方留校的盛情邀請,選擇做一名扎根基層的村官。面對周圍人的質疑,這位北方小伙子坦言:我本科學的是生物技術專業,研究生又學了生物物理專業,我在基層工作既能開闊眼界接觸社會,學到學校里沒有的知識,又能發揮我的專業優勢。而且據我了解現在大學生村官的政策越來越好,村官完全可以在基層成就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
該區自2008年開始,已陸續選聘大學生村官103名,五年來逐步探索建立起大學生村官選拔、管理、考核、服務、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崗前及崗位培訓,強化對農村工作的基本知識和有關政策規定的學習,幫助大學生村官掌握農村基層工作的基本方法,實現從學生到村官、從外來人到村民的角色轉變。該區采取“4+1”幫扶方式,即一名區級領導、鎮(辦)黨政領導、2名鎮(辦)、村(社區)專職干部“一對一”幫扶一名大學生村官,幫助他們解決在實踐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帶動他們快速成長。鎮(辦)鼓勵村官全面參與“雙創”、村(居)兩委會換屆選舉、城市拆遷、農業生產等各項中心工作,通過壓擔子、定任務,不斷增強他們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為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干事創業,該區選拔14名大學生村官進入村“兩委”。整合農業、科技、扶貧等相關部門項目資源,為大學生村官富民創業提供技術指導和市場信息等服務。堅持做好面向大學生村官定向考錄公務員、選調生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有38人先后借助大學生村官這個平臺進入了全新的崗位,其中27人考上了公務員,9人考入事業單位,2人考上了研究生。
現在,大學生村官已成為漢臺區農村基層不可或缺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大學生村官變成了真正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