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夢想的道路上,精神是最大的動力。大學生村官精神,就是他們在前行道路上不畏艱難的勇氣,在迷茫受挫時指引方向的明燈,在質疑搖擺時堅定理想的信念。
一是胸懷大志,落地生根。每一名大學生村官都肩負著服務基層農民群眾、促進農村發展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任。來到農村,就要堅定自己的人生選擇和理想信念,樹立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要像一粒播灑在廣闊田野的種子,努力吸收營養,不斷充實自己,把遠大的人生理想和自己的村官崗位有機結合,與廣大村干部一起把增加農民收入、保障改善民生作為第一要務,把加強組織建設、促進社會和諧作為第一責任,在干事創業、服務群眾的實踐中磨練意志、砥礪品質、鍛煉才干,努力開辟人生和事業的嶄新道路。
二是真情融入,樂于奉獻。農民最樸素,也最現實,誰對他有真情,他就喜歡誰、支持誰、追隨誰。做好村官工作,首先要了解農村,融入農民,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急農民之所急,辦農民之所需,做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一個對群眾沒有感情的人,不可能真心為群眾做好事、做實事。農村的舞臺廣闊無邊,找準前進的方向,村官崗位一樣可以十分精彩。大學生村官要發揮專業特長,在引導農村發展和服務群眾生活上面下功夫,利用信息、資源優勢,帶頭創業致富,帶領和鼓勵農民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培育農村支柱產業,興辦龍頭企業,不斷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從而實現農民增收、集體增效。
三是放眼長遠,奮勇爭先。風物長宜放眼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無論是融入農村,還是干事創業,都需要長期實踐和磨練。在基層工作,一定要具備四個素質:善謀事、能創新、敢擔當、會動員,既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和意志,又要能放眼長遠地謀劃村里發展思路,還要去除“驕嬌”思想,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臟,更不怕批評,與群眾打成一片。只有這樣,才能超越自己,超越夢想,不斷取得進步。毛主席說過:“你想要知道梨子的味道,一定要親口嘗一嘗。”來到基層,進村和不進村,做事和不做事,收獲不同,結果也不同。事實證明,凡成大事者,大都從基層做起,如果僅把村官當作解決就業的避風港,當作維持生計的權宜之計,就辜負了組織上的期望,更浪費了自己的寶貴青春。
理想和現實有時難免錯位,付出和回報有時難以對應,挫折和困難也會不期而至,但一切偉大的成就都在于恒久的堅持,立足腳下,深入挖掘,一定會有清泉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