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劉京云,從小在農村長大。也許是對家鄉有一種難以割舍的情懷,2011年7月,21歲的她從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畢業后,在父母的支持下,帶著滿腔的熱情和希望又回到家鄉平谷,成為大華山鎮大華山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
擁有千余戶人家的大華山,是全鎮的第一大村,其工作量大、繁瑣復雜可想而知。劉京云走馬上任后,主動了解村情民意,熟悉村里的工作程序,在與村干部和村民的接觸中學習和體驗做農村工作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由于基礎工作做得扎實,她很快就獨擋一面完成村里交給的工作,成為村委班子的“好幫手”。
兩年中,劉京云時時處處踐行著自己當初報考大學生村官時的夢想和承諾。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難事、苦事和煩事,她都以積極的心態和樂觀的態度勇敢面對,用心干好每一天的工作,鄉親們經常看到她忙碌的身影。2013年,她被評為平谷區優秀大學生村官。
苦口婆心,動員百姓入“農險”
劉京云清楚地記得,她剛上任不久,村里便把政策宣傳的事交給了她。
說來也巧,她剛接手這項工作,上級政府出臺了一項由政府出資扶持的果樹保險政策。根據政策規定,由于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直接損失的,投保農民只需花少量的錢投保就可以獲得人保財險公司的賠償。
這是一項惠民的好政策,劉京云天天利用村里的廣播進行宣傳,每逢集市向前來咨詢的鄉親耐心講解果樹保險政策的好處,并將印好的宣傳材料發放到每家每戶。多數果農們積極性很高,紛紛表示愿意投保。
但是,也有極少數果農對入果樹保險不積極。在登記那天,一位名叫劉德剛的老人只入家財保險,不肯入果樹保險。
劉京云笑呵呵地問老人:“大爺,這是多好的事啊,您咋不入呢?”
老人回答說:“要是遇不上災,我那錢不是白花了嗎?”
劉京云對老人說:“不管遇不遇到自然災害,買了保險您心里也踏實。再說了,政府和保險公司花大頭兒,您只花不點錢。”
“那我也不入!”
劉京云有些不解地問:“那為啥呢?”
老人說:“啥也不為,不入就是不入!”
劉京云疑惑了,心想:“大爺咋這么倔呢?”
她不想放棄,繼續勸說老人:“大爺,您還是入了吧,一旦過了入保險的時間,想入都入不上了。”
老人聞聽此言,有些不耐煩地說:“我說你這孩子,有完沒完了,讓我入這個險,是不是保險公司給你啥好處了?”
圍在一旁的村民見老人越說越不靠譜,紛紛為劉京云鳴不平。這個說:“人家小劉是為你好,你咋這么不知好歹呢?”那個說:“你不入吧,真要是遭了災,你哭都沒地方哭去!”
老人見大伙都替劉京云說話,覺得自己剛才說的話確實有些過火,便立刻把話拿了回來,對劉京云說:“孩子,要不你也給我登記上?”
就這樣,全村有果樹的農戶都入了果樹保險。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桃子就要下樹了。鄉親們哪里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雹災從天而降。看著滿樹的桃子砸落在地,鄉親們那個心疼啊!好在保險公司及時下發了賠付款,使果農遭受的損失得到了一些補償。拿到賠付款的鄉親們非常感謝劉京云耐心到位的宣傳,尤其是劉德剛老人見到劉京云,其感激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孩子,多虧了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