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黃材運
編者按:這是一位父親與死神爭奪女兒的故事,這是一位父親與女兒相互攙扶、相互鼓勵的故事,這是一個不幸家庭被許多愛心包圍的故事,這是一個被感動的家庭傳遞更多愛心的故事。故事的起點和終點都貫穿著愛,從偉大的父愛擴散至更多人的博愛,父親用愛和筆,記下了3.8萬字的日記,每一個字里都隱含著父親堅強而溫暖的聲音:
爸爸,我會堅強的
2012年12月4日下午,女兒黃炊說身體不太舒服。
第二天,我們帶她到醫院檢查,驗血化驗單顯示白細胞只有1600(正常值4000-10000),要立即住院。
所有的化驗報告都出來了,醫生說情況不太樂觀,需要做骨髓穿刺。12月9日上午,血液科孔主任叫我們去醫生辦公室,“骨髓書面報告還沒有送到,但口頭報告已經出來了,不好……”他很嚴肅,語速緩慢,“白血病。”
我的腿一軟,感覺天塌了下來!妻子哭得一塌糊涂。
跌跌撞撞出了醫生辦公室,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盡快籌錢,因為換骨髓需要幾十萬。我的卡上只有兩萬多,馬上打電話給親戚朋友,當天籌到了30萬。
第二天,我們直奔杭州,住進了浙一醫院。
我們本想對黃炊隱瞞病情,但在衢州做的骨穿報告是通過黃炊的手機傳過來的,黃炊收到報告就明白了,哭得很傷心。我握住她的手,噙著淚水,一字一句地說:“黃炊啊,你今年23歲了,大學剛畢業,又考上了村官,本來指望你從此開始報答我們,但是你病了。現在有一個很好的機會讓你馬上報答我們,就是不管檢查出來是什么病,無論多么嚴重,你一定要堅強……”
黃炊一邊點頭,一邊幫我擦去淚水:“爸爸,我,會,堅強的……”
12月13日,浙一醫院的骨隨報告出來了,黃炊被正式確診為急性髓系單核細胞白血病,即國際上統稱的“m5”類白血病。
第二天開始化療。黃炊嘔吐、發燒,原來一頭長長的烏發一把一把地脫落。黃炊厭食惡心,但為了有體力繼續化療,常常是剛吐完,過一會兒又吃……
2013年2月18日開始第三次化療。療程結束,黃炊單核原幼細胞(即白血病細胞)仍有5.5%。我們急壞了。醫生說黃炊已屬高危病人,必須盡快考慮移植。
在黃炊進行第四次化療的同時,我們也緊鑼密鼓地進行HLA分型(人類白細胞抗原檢測),這個檢測起著區別自體和異體的重要作用。我們一家三口同去省血液中心做了高分辨分型。
4月27日早上,我把黃炊的分型報告送到浙一移植中心護士長陳水云處。為了節省時間,我請她同時向中華骨髓庫和臺灣慈濟骨髓庫進行檢索。她說,按常規,最快也需要三個月。這個時間長得已超乎我的想象。
5月15日,查房醫生說,“骨髓報告出來了,黃炊的原幼細胞只有1.5%,可以做移植進倉的準備了。”
這太出乎意料了,我們一家幾乎是濕潤著眼睛在歡呼。
然而,浙一醫院只有9個倉位,都排到兩個月后了。
我們打聽到衢州老鄉、白血病人王艷在河北燕達醫院道培血液中心做的移植,她覺得還不錯。
6月12日下午3點,我們趕到了燕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