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學民、創業富民、服務惠民、關愛親民”,江蘇省宿遷市千余名大學生村官積極投身群眾觀學習實踐活動,通過接地氣、增底氣、長才氣,放飛夢想。目前,已有4人走上“準副處”崗位,7人任正科職,67人成為鄉鎮黨政班子成員,10人進入縣(區)直部門領導班子,163人擔任村(居)“兩委”正職,張秋香還光榮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3萬余篇民情日記寫滿群眾冷暖
數字:宿遷大學生村官“民情走訪百日行”活動,累計走訪農戶10.52萬戶,記錄民情日記3萬余篇,發表村官博客1.9萬篇,建立村情檔案1138套,提出發展建議1786條,撰寫調研報告837篇。
宿遷始終堅持把大學生村官“當后備干部來培養、當優秀人才來使用、當自家孩子來關愛”,不斷完善培養使用機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大學生村官工作“宿遷模式”。習近平總書記對該市探索的“大戶+基地+大學生村官+貧困戶”創業模式曾給予充分肯定;劉云山、李源潮等中央領導先后10次批示肯定宿遷的大學生村官工作。
去年以來,作為群眾觀學習實踐活動的一部分,宿遷市著力推動大學生村官躬身學民,虛心當好群眾“小學生”。針對大學生村官群體尤其是新任職大學生村官普遍缺乏基層工作經驗、應對和處理群眾復雜矛盾問題能力不足等現狀,宿遷市相關部門及時編印了《大學生村官群眾觀學習讀本》,收錄中央領導重要論述和典型案例,組織大學生村官學習研討。建立“1+X”幫帶制度,安排鄉村干部、農技人員、種養殖大戶等與大學生村官結對,幫助他們學習群眾語言,掌握實用技術,領悟群眾工作訣竅。
大學生村官在走村入戶中熟悉了村情,知曉了群眾所需所盼。宿城區洋北鎮老莊村大學生村官亓俊先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這位來自安徽的“90后”年輕人當年因為家境貧寒差點使大學夢破碎,是國家西部助學工程資金和鄉親們湊的錢幫他繳了學費。因此,亓俊先對農村、對農民有特殊的感情。在村里遇到村民就主動打招呼,聊天時有板凳坐板凳,沒板凳坐磚頭,看到哪家在干活,就過去幫一把。短短幾個月,他走訪了300多戶,寫下了10多萬字的民情日記。
現在,老莊村的人不僅把他當作自家人,還親切地叫他“青年書記”。
500個“草根項目”創業富民
數字:宿遷先后出臺23項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累計協調貸款7000余萬元,發放補助資金1000余萬元,聘請100名“創業導師”。目前,已建成104個創業園共500多個富民項目,提供2.2萬個就業崗位。
宿遷市耿車鎮大學生村官創業園成立于2012年6月,園區總投資100余萬元,目前已進駐10個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全部正常運行后,預計可實現年利潤80余萬元,吸納就業50人,有效輻射帶動周邊群眾300余戶從事創業。
葉靜然是耿車鎮大眾村黨支部副書記,她與返鄉創業青年陸正輝等共同投資創辦的大眾家居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組裝式電腦桌椅、鞋柜書柜等,并通過網絡銷售至全國各地,實現年利潤30萬元以上。在葉靜然的帶動下,耿車鎮累計有300余戶、1500多人參與到網絡創業之中,銷售產品100余種,年銷售金額過千萬。
宿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衛東介紹說,按照“大學生村官+農戶+基地”、“大學生村官+農戶+大戶+基地”等模式,全市百余家大學生村官創業園如雨后春筍,園區每個項目都建立檔案管理制度,方便大學生村官工作變動時,與接手的村官做好項目交接,實現“創業村官流得動、富民項目留得住”。
在宿遷,大學生村官創業有“創業卡”,持卡人可申請貸款額度為信用貸款5萬元、擔保貸款15萬元。僅去年,該市就新增創業項目扶持資金500萬元,為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發放貼息、補助資金365萬元。相關部門還舉辦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成果展、創業事跡報告會,組織創業項目實地觀摩,讓大學生村官想創業、會創業。100名從全市農業、經貿、財稅等系統和市農科院、宿遷學院聘請的“創業導師”,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創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泗洪縣城頭鄉馬樓村大學生村官王維,牽頭成立維耀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周邊200余戶村民加入,平均每戶年增收3萬元?!翱吹剿麄兿沧套痰啬玫椒旨t,我感覺特別幸福?!蓖蹙S在談到創業體會時由衷地說。
1441個“便民服務崗”遍布鄉村
數字:宿遷3縣5區成立了8個大學生村官為民服務聯盟,依托村(居)黨群服務中心設立1441個“便民服務崗”,發放“連心卡”10萬余張,累計幫扶留守兒童3500余人次、孤寡老人8200余戶。
張龍是南蔡鄉南蔡居委會的黨支部副書記,去年10月他在當地辦起“樂享輔導書店”,除日常圖書購銷外,還主動為鎮區的學生提供英語、數學、作文等課程輔導。他不但有個“感恩1030”計劃(面向10個村居,每個村居選擇30戶困難家庭進行常態化幫扶慰問),而且還準備聯合其他有創業項目的大學生村官共同籌建一個“村官愛心基金”,幫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障人員等弱勢群體。
服務惠民,熱心當好群眾“跑腿匠”;關愛親民,用心當好群眾“勤務兵”。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學歷高、知識廣、信息靈的優勢,紛紛當起政策法律咨詢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文體活動指導員,想方設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成為群眾離不開的好幫手。
市、縣(區)兩級因勢利導,相繼成立大學生村官為民服務聯盟,“大學生村官便民服務崗”隨之遍布鄉村。大學生村官通過發放“連心卡”公布服務事項和聯系方式,為群眾提供戶口遷移、合作醫療、農業保險等方面代辦服務。
針對農村留守婦女兒童、“空巢老人”較多的情況,宿遷大學生村官主動參與幫扶工作,每人結對一戶困難家庭、關愛一批留守兒童。各縣(區)大學生村官分別成立了“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隊”,定期對他們進行學習輔導、心理疏導,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市大學生村官聯合會發起設立“大學生村官愛心基金”,首批募集大學生村官捐款20萬元,資助農村困難家庭136戶。
宿豫區順河鎮陸河社區大學生村官王春明,是該區大學生村官為民服務聯盟的一員,收集辦理群眾托辦事項已成為他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鄉親們說,這個小伙子辦事牢靠,我們信他。去年9月,畢業于北京大學的王春明全票當選團區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