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
韓琳的創業團隊。
黎元夫婦。 宋嶠 攝
南京棲霞首屆青年創業大賽村官(社工)區域青年組別決賽于11日下午舉行,演繹了年輕人在基層崗位上的創新。大賽由棲霞團區委、民政局、人社局、組織部主辦,“思齊”企業管理公司作為創業培訓指導單位,揚子創業講堂應邀作為賽區特別嘉賓,見證了10名進入決賽的村官(社工)的精彩陳述。國際勞工組織創業培訓師王建霞女士、南京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園”主任劉廣博士及創業講堂主持人董婉愉等五位創業導師擔任專家點評。
>>故事一:
25歲的韓琳是南京人,2009年畢業于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她參賽的項目是“金陵折扇網絡銷售”。韓琳畢業后考進棲霞街道新合村,成為一名村官。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金陵折扇—那是一位浙江游客,來到新合村提出要買一些正宗的金陵折扇。
韓琳打聽了解到,棲霞街道五福家園社區有個金陵折扇工藝研究所,于是把浙江客領到現場觀看折扇的制作過程,游客果然嘖嘖稱奇,非常滿意地買了幾把。送走游客后,韓琳有點坐不住,她了解到,金陵折扇工藝研究所只負責制作、研發,而南京全市幾乎沒有金陵折扇專賣店。能不能通過網絡進行銷售?韓琳喊上同為社工的蘇景星,與金陵折扇工藝研究所談合作意向。很快,就在淘寶網試著開起網店,可生意慘淡。為了彌補市場經驗不足,韓琳和蘇景星拉上新合村村官姚建浩,他畢業于山東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加入韓琳創業團隊后,姚建浩立即與研究所簽署了折扇的市場代理權,下一步他將通過重換包裝、定制生產等,力圖使金陵折扇走向市場。
專家點評:
金陵折扇作為一項文化遺產,成為市場上叫賣的產品,有一個過程。這類產品長期以來靠的是民間銷售,難成規模,即便如今雨花石的市場命運,也不像它的名聲那么好。折扇項目不僅要思考賣出去,還要想賣給誰?它是作為禮品還是記錄個人印記的收藏品?大學生不妨再多思考南京市民的個性特色,最后形成以折扇為代表的南京文化系列產品。
>>故事二:
趙越2009年從南京理工大學畢業后,成為八卦洲街道外沙村一名村官。2010年,街道成立了“紅杜鵑生態農業產業園”,但經營一段時間后因多是傳統項目,效益不是很好。隨后,她找到幾位村官同仁,商量著怎么把項目進行更新。
大家認為,依托產業園增加文化旅游的內容,或許是條路子。之后,他們成立了“生態麗島大學生村官創業團隊”,打造出3個體驗項目:樂享自然兒童野趣園、現實版的QQ農場和民俗婚慶館。民俗婚慶館是他們的招牌,它可以為市民提供明清風格的婚禮、知青懷舊婚禮服務。民俗婚慶館今年8月開幕,有迎娶儀式、攝影、餐飲等全套服務。在開幕后舉辦了一場大學生村官的集體婚禮,受到一致好評。
因為開業時間短,宣傳力度不夠,趙越的婚慶館生意并不好。趙越去年在老家辦過婚禮,她又與老公商量,決定再辦一次,給大家做出示范。10月13日,他們穿上中國傳統服飾,在南京國展中心以“紅杜鵑生態農業產業園”為司儀單位,舉辦了一場盛大的中式傳統婚禮。當天有很多人來看,拍照的人特別多,這堅定了幾名村官繼續創業的決心。
專家點評:
生態農業項目只要做出周邊競爭對手沒有、市民游客參與門檻又低的項目,就很容易取勝。從市場收效看,QQ農場的現實版要比民俗婚慶館更易操作,因為后者目標人群較小;而QQ農場可以聚焦孩子,把孩子吸引過來,家長也自然跟過來,在農場里認養種植,配套攝影、餐飲等,鎖定他們成為長期顧客。
>>故事三:
河南青年黎元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中文系,2009年被錄取為大學生村官。這之前他已考取教師證,為追求更大的發展空間,他與女朋友選擇了來南京創業。
黎元在百水芊城社區做社工,2012年他被任命為黨支書。社區有近萬居民,在入戶走訪中,他發現不少孩子每天寫作業都會遇到難處,而家長無力輔導。原來,這些家庭大都困難,其中有不少是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無力讓孩子上社會上的輔導班。黎元說服了妻子邵老師,在社區成立了“蓓享陽光成長服務中心”。中心堅持公益,對殘疾人、低保家庭孩子全部免費。很快,“中心”擴大到4個輔導點,正式教師發展到8名,并吸引了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學生志愿者。漸漸地,黎元走在社區里,不少學生家長遠遠地就喊他黎老師,他的內心充滿感動。
“蓓享陽光成長服務中心”目前除輔導孩子作業,還辦了國學、跆拳道、美術、舞蹈興趣班。中心的教學點也擴大到3個街道,累計輔導學生1000多名。黎元的妻子在這個項目創業中也確定了自己的方向:成立教育類的社會組織,實現政府購買服務。
專家點評:
黎元從社區居民的需求出發,迅速找到教學項目,經過梳理,清晰地分出收費、低償及有償輔導,并通過有償收費來彌補前面的虧空。項目的市場化比較成熟,并結合了社區這個公共服務平臺,無論是對服務對象,還是組織(或項目)的管理,都看得出形狀,后期的發展目標還結合了政策,希望實現政府購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