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當別的同學想方設法留在城里時,趙巖毅然回到了家鄉,來到了安徽省鳳陽縣殷澗鎮河南村,一個偏僻的山區村莊。趙巖,鳳陽縣第一個從大學生村官中產生的村黨支部書記,用他絢麗的青春在山區的村莊抒寫著自己樸實的人生,實現著自己的中國夢。
咱村的致富領路人
2007年7月,天氣火辣辣的熱,趙巖頂著烈日走家串戶。走訪中,趙巖發現,村里不少人家除了種著自家的幾畝田地外,其他時間都耗在麻將桌上。外面的世界熱火朝天,這些山區的村民卻依然安于貧窮。趙巖的內心有了一個強烈的愿望:帶領村民改變貧窮的現狀!
河南村位于鳳陽縣殷澗鎮的南部山區。這里的農民祖祖輩輩以種地為生,沒有任何技術和特長。在這個偏僻閉塞的山區村莊里帶領村民致富,談何容易?趙巖苦苦地思索著。最終,他把目標鎖定在規模養豬項目上。當他把這一想法告訴村民時,并沒有得到認可。很多村民覺得,家里零散養幾頭還行,如果養幾百頭,一旦豬生病了,或銷路不好,賠了咋辦?
趙巖說,自己先干!成功了,大家再一起干。賠了,就當買個教訓。經過多方考察,當年秋天,趙巖和泰國正大集團合資在自家門口建起了養豬場。每天,天剛亮,趙巖就早早地來到養豬場和飼養員一起喂豬,打掃衛生,然后再趕到村里和村干部一起忙村里的事。功夫不負有心人,2008年年底,這個養豬場,給趙巖帶來近10萬元的收入。這一消息很快就在村里傳開了,對這個年輕的大學生村官,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很多村民主動找趙巖咨詢養豬方面的事情。
2008年12月,河南村小宋村民組村民宋紅章從趙巖的養豬場買了100多頭豬仔,2009年5月份,肥豬出欄,趙巖幫他聯系到了銷路。這一次,宋紅章家凈賺6萬多元。村里人看到宋紅章家也通過養豬富了起來,也紛紛養起豬來。目前,村里一半以上的村民在養豬,養豬300頭以上的農戶就有20多家。村里養豬戶人均年收入近20000元。小汪村民組的養豬戶汪宗發告訴筆者:“是趙巖帶著我們富起來的,他就是我們的致富領路人?!?/p>
修好路,助民富
2011年,河南村“兩委”換屆,村民強烈要求趙巖擔任黨支部書記。組織上經過廣泛了解和考察,決定任命趙巖為河南村黨支部書記。趙巖成了鳳陽縣第一個擔任村支部書記的大學生村官。
河南村地處山區,村與村之間是自然形成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腿泥。特別是小汪村民組,土路狹窄,而且坡度很大。農用的手扶拖拉機都無法開進村莊里,平時運輸農資和糧食只能靠平板車,耕地也只能靠原始的牛耕。
趙巖擔任黨支部書記后,為了盡快改變現狀,他一次又一次到縣里申請項目,跑資金。2011年年底,終于爭取到水庫移民后期扶持資金24萬元。趙巖把這筆資金用在小汪村民組的修路項目上。把水泥路從小汪村民組修到大婁村民組,再從大婁村民組連接到狼巷迷谷景區旅游專線。就這樣,小汪村民組徹底改變了過去交通不便的狀況。
“一出門就有水泥路,再也不用趟稀泥路了。趙書記真為我們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碧崞鹦蘼返氖?,小汪村民組的汪庭好黝黑的臉龐笑開了花。
你就是咱的親人
“平日里,哪家需要填個表找趙書記,辦個證找趙書記,孩子取個名字也問問趙書記......趙書記真心替我們老百姓著想,我們把他當成自家親人!”提起他們的趙書記,小李村民組的侍鳳忠樂呵呵地說個沒完。
小李村民組的汪庭貴,45歲,由于腦梗塞臥床不起,78歲的老父親也是臥床多年,還有三個孩子在上學。家庭經濟特別困難。趙巖多次到汪庭貴家里看望,得知汪庭貴家沒有得到低保救助時,心里特別不是滋味。一些知情人士向趙巖透漏,村里很多低保戶并非是最困難的家庭,很多都是有點關系有點背景的,群眾意見很大。年輕的趙巖震怒了,他堅決地說:“這絕對不行,不公正就一定要糾正”。第二天,趙巖早早地來到村部,在紙上寫下了一夜思索的結果:低保戶,推倒重來!就這樣,趙巖頂著壓力對全村低保戶進行了重新確認,那些想靠關系混個低保的人悄悄退縮了,像汪庭貴這樣真正困難的家庭得到了低保救助。
汪庭貴家有了低保救助,但房屋經年失修,破舊不堪,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趙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后來,村里利用爭取來的危房改造項目資金給他家新建了住房。當汪庭貴一家搬進新房時,躺在病床上的汪庭貴拉著趙巖的手,淚眼汪汪地說:“趙書記,沒有你,我家真的不知該怎么生活下去,你就是咱的親人?。 ?/p>
“在任期間,我想把孫家村民組的U型槽和基站建好,解決孫家村民組的農業用水問題。爭取把各村民組之間的路都修成水泥路,方便群眾生產和生活。還想成立一個養殖合作社,更好地引導村民發展養殖?!碑敼P者問到趙巖今年的打算時,這個憨厚的年輕人沒有任何豪言壯語,在他心里,中國夢就是為村里的群眾多做一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