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參加培訓班的大學生村官學員到兄弟材料有限公司進行調研,了解企業依靠科技進步轉型發展的歷程。(張曉強供圖)
2013年10月30日,河南省濟源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中心正式批復成立。與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是,該培訓中心的工作人員全是大學生村官,他們既是培訓的學員,也是培訓的組織管理者。這是濟源市創新培訓機制、提升培訓效果的有益探索。
“很多培訓班往往重理論、輕實踐,重專家、輕傳經,重培訓、輕觀摩。”說起村官自辦培訓班的好處,濟源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大林介紹說,最大的好處是培訓什么、怎樣培訓,村官心中最有數,需要什么就學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在老師聘請、課程設置、教學形式、實踐體驗等各個環節都有亮點,從而串聯成濟源村官培訓的“特色品牌”。
據介紹,濟源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中心是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依托大學生村官創業聯盟組織實施的。創業聯盟由該市15位明星村官發起成立,他們個個都是創業高手。“我們對村官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難知根知底,因而培訓就很容易撓到‘癢處’。”創業聯盟負責人李濤說。
授課老師,需要誰就請誰
迄今為止,培訓班已舉辦5期了,授課的老師既有傳播先進理念的學者,也有業績不菲的企業家,還有精通種植、養殖業的土專家,甚至創業成功村官。據李濤介紹,培訓中心目前已與市委黨校、市職業技術學院、河南黃河科技學院、浙江義烏工商學院、華南理工、西南交大等院校開展合作,建立了涵蓋多學科和門類的“師資庫”,只要培訓班需要,即可邀請相關專家授課。
為引導大學生村官涉足新業態,開辟當地土特產品營銷新模式,2013年第四季度,該市先后舉辦了兩期電商培訓班。組織者特地請來義烏工商學院電子商務培訓團隊以及國內知名電子商務公司的CEO來給學員授課,7天的培訓期內安排了2天實際操作,包括180名大學生村官在內的1200多名學員普遍反映“實在、管用”,99%的學員給出了優秀評價。隨后,所有參加培訓的學員紛紛“觸網”,且大部分開始贏利。梨林鎮后榮村村官趙小保說,“我早就想在淘寶網上開店了,只是不知如何下手。這次培訓,讓我掏到了‘螃蟹窩’,現在月銷售額在3-5萬元,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思禮鎮立城村大學生村官劉源源聽了一次還不過癮,主動報名申請參加下一期培訓。“以前的培訓都是被動的,這一次真有如饑似渴的感覺。”
課程設置,想學什么就安排什么
對組織者而言,培訓課程的設置是最費腦筋的一件事。為此,他們事前總要廣泛征求村官的建議,并建立了“上大課”與“小班化”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對共同的需求,采取集中培訓的形式,而對個性化的需求則采取“私人訂制”式的培訓,使培訓效果更加精準、貼心。
兩位村官向記者講述了“私人訂制”給他們帶來的好處。
邵原鎮墳洼村主任助理馮杰說,當地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煙葉,他承包了20畝地開始試種,因為不懂技術,第一年產量極低,賠了本。他希望培訓中心幫助介紹相關專家,在與專家面對面的交流中,他掌握了從選地、整地、施肥到起壟、覆膜、移栽、保苗、烤葉一整套技術。“沒想到,種煙葉還有這么大的學問,來年創業的底氣更足了。”
梨林鎮水東村主任助理李科,一心想把散養的土雞蛋做出品牌,賣出高價,可又不知怎么弄。找到培訓中心后,專門請來創意高手面授機宜。現在的包裝盒上印有土雞放養地的照片和土雞的天然食物,包裝盒上還開了一個橢圓型小孔,隔著透明薄膜,就能看到里面的雞蛋,滿足了人們對原生態的追求,從而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附加值上去了,利潤自然就高了,每個月能賣出7萬斤,凈利潤10多萬元。
觀摩實訓,該去哪里就到哪里
今年1月19日,承留鎮衛莊村大學生村官盧靜等濟源市的10位村官來到義烏國際小商品城,他們利用赴義烏實訓的間隙,考察哪些商品適合自己網上銷售。
原來,在去年11月中旬的電商培訓班上,義烏市吉茂科技有限公司賈才民總經理的介紹讓學員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該公司2013年的經營業績比2012年增長了273%,讓多數人萌發了到企業觀摩實訓的愿望。于是,培訓班組織10名大學生村官赴“吉茂公司”開展跨境電子商務跟班實訓,學員們被安排到公司的每個部門、各個平臺,在開通賬戶、上傳產品、網上銷售等環節進行實際操作。盧靜介紹說,培訓期間,她的同行田艷艷大有嶄獲,下單的一款兒童恐龍帽被巴西客戶網上買走。“我們大家都很興奮,很有成就感,這樣的實訓收獲太大了,回去之后立馬就能干起來。”
除了讓學員到外地開眼界、長本領外,培訓班還安排學員到本地一些成長性好的企業調研。兄弟材料公司是當地一家有名的小微企業,120多名員工90%都是年輕人。企業特別重視員工素質的提升,每周都召開專題學習會,激發了員工的創新熱情,企業擁有9項國家發明專利,產品以科技含量高而贏得市場,因而成為培訓班學員的固定調研點。王屋鎮楊溝村大學生村官李冰潔對“兄弟材料”公司的創新文化特別欣賞,“這家企業的產品實現了從氧化鋁粉體到氧化鋁防彈陶瓷的轉型,好比由生產面粉到生產面包,靠的是科技支撐。我們大學生村官在創業的過程中,也要更多地融入科技元素,撬動本地產業升級,帶領農民科技致富。”
濟源市大學生村官創業培訓中心引發的“頭腦風暴”還將繼續。據負責人李濤介紹,他們將本著更加開放的培訓理念,立足濟源、跳出濟源開展村官培訓,目前正在與周邊的省市溝通,籌劃承辦相關地市的村官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