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給煙臺市福山區福新街道壚上居委會大學生村官張廣秀的復信,給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特別是大學生村官群體加了油、鼓了勁,各地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復信精神的熱潮。
大學生村官作為一個新興群體,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響亮品牌,被各界廣為關注。然而,也有一些基層干部和群眾對大學生村官持懷疑態度,認為大學生村官是來農村“鍍金”的,他們“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不會干也干不了農村工作。面對質疑,張廣秀等一批優秀大學生村官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信任和尊重。
那么張廣秀是如何做到的呢?筆者認為,有情有義便是張廣秀在農村施展才華的重要“法寶”。
張廣秀“重情”,赤誠待人以心換心。張廣秀為全國20多萬大學生村官畫了生動的群像,深刻表達了當代大學生干勁十足的精神風貌和立志作為的人生選擇。她于2009年9月被選聘到壚上村任職,利用專業優勢將村里所有檔案資料進行了電子量化整理,白天干不完,晚上接著干,正是這種“拼命三郎”精神使張廣秀很快熟悉了農村工作的特點,成為做好農村工作的“行家里手”。遇到不懂的問題,張廣秀虛心向“老村干”請教、去村民家中“取經”,厚厚的“民情日記”反映著她的心路歷程;遇到棘手的糾紛,張廣秀不畏難、不打怵,想方設法來調解,一樁樁一件件都有她的真心奉獻;遇到難過的坎兒,張廣秀總是咬咬牙挺過去,熱情幫助村民種櫻桃、做手工。
張廣秀“重義”,意志堅強一諾千金。2010年9月,張廣秀被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病中的她仍然十分掛念壚上村的父老鄉親、關心工作的進展情況。她的事跡被媒體報道后引起廣泛關注,面對社會各界的關心,她莊嚴承諾:“病好了,我還回去做村官。”2013年6月,張廣秀回到壚上村居委會,重返闊別33個月的工作崗位,來到日夜想念的父老鄉親身邊,兌現了病中的承諾。張廣秀用實際行動書寫了踐諾重諾的錚錚誓言,給當代大學生上了生動一課。
廣秀非“一枝獨秀”,千千萬萬的大學生村官正在基層一線砥礪奮進、開拓揚帆,用青春行動為“中國夢”涂抹亮色奏響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