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山縣天馬街道大學生村官邱瑋(中) 為企業送去營業執照。(資料圖片)
2006年以來,浙江衢州市累計選聘了1431名大學生村官,現在崗564人,其中黨員占81.6%。在第二批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該市開展了以“踐行宗旨、為民服務”為主題的大學生村官親民專項行動,通過代辦便民、治水惠民、創業富民、文化悅民、結親暖民,大學生村官們在行動中受教育,紛紛爭當政治堅定、熱愛基層、群眾信任的“泥腿子”村官,讓群眾受益。
代辦便民
該市組織大學生村官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張廣秀的復信精神,通過QQ群、微博論壇等開展“讓廣秀不獨秀”大討論活動,增強大學生村官宗旨意識、服務意識。黨員大學生村官帶頭開展以走訪一遍全村農戶、記錄一本民情日記、繪制一張民情地圖、提出一些意見建議、作出一份公開承諾、辦好一批惠民實事為主要內容的民情服務“六個一”活動,把村民的事辦在家門口。
常山縣114名大學生村官編組共建了6個“村官幫幫團”,開展農業技術、法律援助、電商培訓等巡回服務,深受村民歡迎。衢江區華家村大學生村官鄭月娟被村民稱為“貼心襖”,到崗不到一年就辦理低保審批、代辦準生證等實事50多件。
治水惠民
黨員大學生村官帶頭參與“五水共治”行動,當好宣傳員、聯絡員、資料員,爭當“河長”,培養歷練攻堅破難精神。全市共組建了以大學生村官為主體的100支青年志愿服務隊,開展治河護河行動,建設美麗鄉村。
柯城區墩頭村大學生村官陳雯晴牽頭成立墩頭村共建生態家園協會,首推片區共建共管法,治水效果明顯提高。擔任開化縣楊林鎮號嶺村黨支部書記的大學生村官蔣偉平積極爭取自來水項目,為地處偏遠地區的楊塢自然村18戶村民解決了期盼已久的飲水問題。
創業富民
該市依托“淘寶網·特色中國·龍游館”創建了衢州市大學生村官“電商創業聯盟”,開辦“大學生村官專柜”,幫助村民銷售優質農產品、拓寬致富路。專柜開張三個月來,已銷售衢州特色農產品1320件,交易額超過20萬元。
柯城區七里鄉7名大學生村官合伙創辦大學生村官創業園,抱團經營獨具特色的農家樂,網上吆喝品牌農產品,帶動提升了全鄉農家樂產業。衢江區龍園村大學生村官陳奇慧通過淘寶網店,幫助本村種植大戶銷售了高山蔬菜1.2萬余斤。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20個,已有創業型村官120人,實施創業項目17個,帶動群眾增收2200萬元。
文化悅民
黨員大學生村官帶頭當好“農村文明先鋒”,開展“傳統文化印象”采集,收集整理民間民俗文化,并與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結合起來,因地制宜地策劃舉辦民俗文化展示、民間文藝表演、民間體育競賽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
大學生村官還借助遠程教育網絡、農村文化禮堂、農家書屋等農村文化陣地,向村民群眾宣傳“最美精神”。常山縣徐村村大學生村官吳麗娟自主設計了孝敬榜、村官榜、好人榜、能人榜、學子榜等“五榜”評選活動,在群眾身邊吹起和諧新風。
結親暖民
該市開展大學生村官結親暖民“三聯”活動,每位大學生村官聯系走訪一戶農村老黨員,傾聽老黨員的生活歷程,學習老黨員的政治忠誠;聯系結對一戶貧困戶,力所能及地幫其解決生產生活困難;聯系關愛一名留守兒童,在學習、生活方面提供幫助。全市大學生村官共結對聯系老黨員、貧困戶、留守兒童1712人,提供志愿服務860多人次。
龍游縣雅村村大學生村官李楓積極發動所在村致富帶頭人建立了村慈善基金會,共捐助當地老人、學生90人次,捐助額達70多萬元。
編 后
“腿沾泥、接地氣,聽民聲、問民意,解民憂、謀民利。”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浙江衢州市開展的親民專項行動為大學生村官搭建了服務群眾的載體,讓他們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凝聚民心,并有效解決了大學生村官實踐經驗不夠足、解決問題能力不夠高、與群眾感情不夠深等實際問題。走訪農戶、記錄民情、作公開承諾、辦惠民實事……專項行動還在繼續,踐行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了解基層、服務基層,增強宗旨意識和群眾觀念,大學生村官必將在聯系服務群眾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