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畝大棚蔬菜,每天出售豇豆、青椒、小白菜等15個品種,1250多公斤,毛收入3000多元。有團區委幫扶,我就得干出點樣子來。”5月29日,在裕安區順河鎮謝圩村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楊熙侃侃而談。
2011年8月,大學畢業的楊熙,經選拔擔任裕安區順河鎮謝圩村黨支部副書記,成為一名女大學生村官。2012年開始創業,團區委先后幫助她解決了土地、資金、技術及銷售渠道等問題。如今,大棚蔬菜基地生產、銷售走上正軌,下半年還要擴大到200畝,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180萬元,解決當地15名群眾就業。
2012年以來,裕安區委組織部、區扶貧辦、團區委制訂了裕安區服務大學生村官創業成才計劃,通過資金支持、政策服務、技能培訓等,幫助大學生村官在創業路上成長成才。目前,全區67名大學生村官中,已創業的6人,有創業意向和正在籌備的12人。
激發創業熱情
團裕安區委書記魯冬梅說:“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我們希望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讓他們真正扎根基層,立足三農,在創業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為新農村建設做些實事。”
2011年剛到謝圩村的時候,楊熙心里也沒底,“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些什么,也沒想過有朝一日要自己創業,帶領村民致富”。
2012年3月和11月,在團區委的推薦下,楊熙參加了省委組織部和省扶貧辦聯合舉辦的“全省扶貧開發和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專題培訓”、“安徽省村官示范培訓班”,緊張充實的業務培訓和優秀村官的經驗交流,讓她開拓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增強了創業的愿望和信心。
“如何在農村創業,怎么選擇項目,這樣的培訓讓我們這些剛任職的大學生村官很受益。幾次培訓后,大學生村官們或多或少地都有些創業的想法。”楊熙說。
多方幫扶創業
為了幫扶大學生村官創業,2013年11月裕安區成立了省青創協大學生村官分會。在資金方面,團區委積極與裕安區盛平村鎮銀行商談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計劃;在項目上,繼續與區委組織部、發改委、農委、扶貧辦、蔬繭局等部門聯動,幫助選定優質項目。
2014年4月,在團區委的幫助協調下,楊熙得到了10萬元創業項目貼息貸款,解了發展的燃眉之急。在楊熙看來,讓她覺得貼心的還有,團區委為大學生村官選擇了創業導師,成為她創業的智囊。
在團區委服務大學生村官創業成才計劃中,確定了專家結對幫扶工作,明確由青年企業家、種植、養殖大戶等經驗豐富的人士擔任大學生村官創業導師,開展一對一幫扶,指導他們選準創業項目、制訂創業計劃、搞好項目實施等。楊熙的創業導師是滿天星超市負責人董曉青。“有什么技術上的疑惑、銷售上的問題,我就會跟她電話聯系。”楊熙說。
接上“地氣”就給力。今年以來,區委組織部、團區委還分別組織部分有創業意向大學生村官到順河鎮謝圩村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蘇埠鎮凌云科技養殖公司等地觀摩學習。
實踐砥礪成長
歷經兩年多的創業歷練,楊熙現已成為省大創會會員、省青創協大學生村官分會會員,2014年還當選為全省優秀大學生村官創業事跡報告團成員,分別在安農大、合工大等6所高校作巡回報告。
“收獲很多,也歷練很多。”大學生村官臧騰飛這樣概括自己的創業感受。2013年安師大畢業后,他來到西河口鄉龍門沖村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助理。當年9月,在團區委、區扶貧辦等單位幫扶下,先后投資50萬元,開始蟲子雞養殖項目創業,現養蟲子雞4000余只。
在該區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們看來,創業帶給他們最重要的收獲并不僅僅是榮譽,而是鍛煉了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在基層應該怎么做了。目前,裕安區大學生村官創業已經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