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普通的名片,卻又是一張特殊的名片,特殊之處就在于名片上印的不是一個人的電話,而是一群人的電話。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后,江蘇省如東岔河鎮振興村黨總支書記孫海建和其他村干部向農戶發放了一張這樣的名片,小小的名片上印著所有村干部的電話。這是孫海建根據農村工作特點創新的一項服務群眾的新舉措?!八写甯刹康拿侄紝懺谏厦?,負責什么的,分管什么的,聯系電話是多少,一目了然,全村一千多戶,一戶一張?!睂O海建說。
通過這張聯系卡,村民只要有事情隨時隨地一個電話,村干部就可以了解情況,解決問題,實實在在地改進了工作作風。
選聘優秀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村官,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注入了新鮮血液,大學生村官到村任職后,發揮自身懂知識,有文化,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點,給農村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和寬闊的視野,融入先進的理念,推進了新農村建設。
2007年孫海建初到村里擔任村官時,村干部中大部分人都已年過五十,村里許多臺賬資料全靠人工手寫,效率低下。在大學里就精通電腦的孫海建第一個用起了電腦,對賬目、表格進行信息化處理,效率大大提升。借助這一信息化優勢,全村黨員遠程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不俗業績,被評為市遠程教育工作先進集體,他本人也被評為遠程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在他的帶領下,全村干部開始用電腦辦公。
現任苴鎮金鳳村黨總支副書記的王月星,利用所學,給農民帶去先進觀念、先進技術和方法。金鳳村是個農業大村,單純依靠傳統農業種植已無法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科技創新成了改變農村種植結構的重要途徑。為了讓村民增收致富,他利用遠程教育平臺,通過開廣播會、宣傳欄、開辦村民大課堂等方式,讓村民們接受新型的種植方法,讓老百姓懂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來致富,申報的蘇合農產品銷售合作聯社順利通過省、市驗收。今年初,在王月星的努力下,“苴鳳”牌商標成功申報“南通市知名商標”和“南通名牌”。金鳳村有七成的農戶種植西瓜,種植面積達到6000畝左右,為了更好地推廣“苴鳳”西瓜,他將金鳳的特色農業放到“網上村村通”作宣傳,讓更多的人通過網絡了解金鳳的特色,從而大大提高了“苴鳳”西瓜的知名度。
大學生村官吳晶來到新店鎮深河村后,看到村里養烏龜、養蜜蜂的農民比較多,但都是依靠傳統的方法銷售,她于是想到通過創新網絡銷售的模式來提升養殖價值。但是農民不相信虛擬的網絡,吳晶就自己先買下來然后到網上銷售。她還把村里的養殖戶信息在大學生村官網、“網上村村通”等網站發布并幫助交易,村里農民養殖的烏龜和蜂蜜有不少通過網絡輕輕松松賣了出去。受吳晶影響,深河村一些養殖戶也在淘寶網開起了網店。新店鎮深河村養蜂戶吳周峰告訴記者,以前不知道如何網上營銷,從去年開始學習做起了網上銷售,收益大增。
大學生村官與時俱進的思想和廣博的知識,給農村吹來一股新風。他們大膽創新,敢于實踐,大學生村官耿俊擔任長沙鎮長堤村黨支部書記后,新建了多媒體會議室,作為文化活動陣地,通過各種活動向農民普及環保知識,推進了村莊環境的改善。一些大學生村官在擔任村兩委負責人后,注重以身作則,團結班子,完善例會制度,建立值班接待制、農民訴求回復制等新舉措,使農民切實感受到大學生村官帶來的新變化。正如孫海建所說,一個好的想法被農民接受,并且成功實施,這就是體現我們價值的最好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