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1個月,四川省崇州市的大學生村官郭玉丹就將與現在的身份告別。當一些同行還在為期滿后走哪條路而糾結時,郭玉丹的心早已安定下來,“2個月后我將成為崇州市崇平鎮一名食品安全協管員。”與多數期滿村官選擇公務員、事業單位招錄不同,郭玉丹報考的是崇州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的公益性崗位,繼續從事基層一線服務工作。
如何既能解決好期滿村官的流動,又能讓這一支人才隊伍繼續為基層服務?崇州市實施了面向期滿村官的政府購買服務制度。據該市大學生創業就業促進中心主任王元喬介紹,崇州市每年提供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崗位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期滿村官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村官期滿后只能另謀出路;而另一方面,基層普遍存在缺人才的矛盾,有不少單位只好采取聘用臨時工的辦法。王元喬說,“現實狀況迫使我們另辟蹊徑,探索符合村官實際需求的新路子。”在實地調研中,該市發現每個鄉鎮都建起了標準較高的就業和社保服務中心,這些崗位對計算機知識有一定要求,不少村鎮干部因年紀大,不會電腦操作,難以勝任。而年輕的大學生村官恰好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有利于發揮他們的特長。
崇州市決定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打通村官繼續服務基層的通道。該市將各單位需要的公益崗位人數收集起來,交由人力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招聘,提供的崗位有鄉鎮文化站文化管理人員、房管局拆遷公司工作人員、社區勞動保障協理員、食品安全協管員等。“今年崇州有50多位村官服務期滿,其中19位已經通過招聘成為食品安全協管員。”王元喬說。據統計,目前大約有200位曾經的大學生村官供職于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崗位。
在公益性崗位上干了一段時間的王強,幾個月前被評為成都市年度優秀文化志愿者。2010年村官服務期滿后,王強考上了鄉鎮文化站文化管理人員崗位,之后又借調到崇州市圖書館工作。王強經常放棄節假日,積極策劃開展“你讀書,我買單”訂單服務活動、“三下鄉”等各類文化活動,讓更多市民享受公共文化資源,“這份工作讓我感覺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