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李鐸。
李鐸是湖南省岳陽縣張谷英鎮陳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還有個身份是岳陽市地網軟件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皮膚白皙,中等身材,略顯發福,與大多數文質彬彬的大學生村官相比,舉手投足透著商人的敏銳。
很多大學生村官,有的創了業卻因產品銷路愁腸百結,有的因難于開展村務工作束手無策,有的被期滿留任或是考公務員糾結。和這些同仁比起來,李鐸顯得超然,他覺得:“現在政府扶持我們創業,沒那么難,每個月勤奮做事,至少公司有點收入”;他坦然,現在名譽上是村里的一把手,“下面”的支書、主任歲數比他大很多,“平時把握領導與被領導的微妙關系,可以做但不太好講”;依目前政府支持創業的政策力度和公司的發展勢頭,對于公務員編制,他一則沒時間,二則興趣也不太大。
正確認識“蘑菇定律”,是他成事的基礎
1988年,李鐸出生于湖南一個竹林蔥蘢的村莊。父親做竹制品生意,母親是村干部,爺爺是退休教師,家境比村里一般人家好些。可惜,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襲來,村里主要靠出口的竹制品生意一片蕭條,李鐸家粗加工竹子的小作坊自然倒了,還虧掉不少錢,生活日益艱辛。在湖南理工學院上大學那會,李鐸只好勤工儉學,幫老師收發報紙,在學校教務處、招生辦做接待工作。“招生時來了學生家長,我勤快地泡茶,領導看到了,覺得我勤奮,月底會獎勵。”李鐸至今覺得,勤工儉學期間這些小事,培養了他做事的條理性和協調人際關系的能力,畢業找工作時,優勢明顯強于同學。
臨近畢業,李鐸到學長在東莞創辦的電子公司實習,先后在生產部、計劃部、業務部、采購部、質檢部鍛煉。他非常感謝學長:讓他各部門做一遍,熟悉了企業主要環節的運作,一個產品從原材料到成品出廠,有了明朗的概念。這為他以后開公司,積淀了寶貴的經驗。他甚至念念不忘學長的教誨:“你現在還年輕, 首先得學會耐得住寂寞。剛進單位,沒人知道你是誰,沒人在乎你。你可能在學校學到一點知識,就以為能大施拳腳,可進了社會,發現不是這樣子,理論和實踐要不斷地融合,所以要耐得住寂寞。可能三五年間沒人關注你,但積累一段時間,你會有個‘爆發點’。”守住寂寞,讓李鐸能有正確的工作心態;幾年后的“爆發點”,竟也預言成真。
實習期滿,李鐸回到岳陽市一家科技公司上班,做產品技術維護。他大學讀的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現在又成天陷入技術,時長日久,感覺在很窄的世界里轉。“我是個很有想法的人,不能這樣下去。搞技術我還可以,以后面臨生活怎么辦?我還年輕,作為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要對整個世界有自己的認識,對其他行業也要了解。”李鐸說,恰巧從網上看到湖南省招聘大學生村官的消息,感覺當村官對自己綜合能力是個鍛煉,于是就報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