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2015中國大學生村官發展報告》發布。報告顯示,經過8年的建設和發展,大學生村官在農村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截至2014年,全國共有近2萬多名大學生村官共創辦創業項目近17000個,領辦合辦合作社4293個,為農民群眾提供就業崗位22萬多個。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認為,大學生村官為農村注入了活力,對現代農業化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朱啟臻:大學生村官,是支持鄉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大學生返回農村,在農村發揮貢獻,大學生村官制度,為大學生到村發揮作用,開辟了一條比較好的道路。很多大學生在返鄉的過程中,自己經受了鍛煉,有的經過了幾年的鍛煉,又返回了公務員的隊伍,或者到了各行各業,不管他們到了什么地方,這段經歷都成了他們寶貴的財富;也有一些村官,他們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專業和技能,為鄉村做出了貢獻,比如很多村官回到鄉村以后,利用自己所學的互聯網的知識,幫助農民來搭建農產品銷售的平臺,使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有的村官回去以后當了合作社的帶頭人,在把農民組織起來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無論他們做什么,都是給農村農業注入了活力,為阻止鄉村的衰敗,以及現代化農業的生成,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知識,有文化的實用人才,是可以通過政府的支持,通過一些有效渠道返回鄉村的。
此外,報告還顯示,大學生村官一直在平穩有序流動。截至2014年底,全國大學生村官累計流動24.8萬人,其中進入公務員隊伍9.2萬人,占37%;另行擇業13.6萬人,約占54%,兩項相加,超過大學生村官總數的90%。另有自主創業1.8萬人,占7.4%。也就是說幾乎沒有大學生村官最后留在農村。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認為,大學生村官進農村,本質是人才進農村,大學生村官發展的怎么樣,涉及到農村如何引進人才,如何留住人才的問題,大學生村官的發展方向,也是多元化的。
朱啟臻:在未來,我認為也是多元化的,并不是一定要把大學生村官束縛在鄉村,他未來的發展,應該根據社會的需要和他自身的興趣愛好,還有專業到底能在什么地方發揮作用來決定他往什么地方流動,大學生村官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目前大學生村官在鄉村創業,或者發揮作用的環境還并不是很完善,比如大學生村官要想在農業創業,受到了很多限制,比如土地流轉問題,貸款問題、政府的支持配套問題,都沒有得到很有效的解決。未來大學生村官要在農村獲得發展的條件,還需要政府的支持,學校技術的推廣,和配套的社會化服務來完善,這樣大學生村官有可能在農村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