壚上村老書記王子龍說起張廣秀眼淚直打轉。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鐘建軍 攝
22日晚,壚上村村民在新建的廣場上跳舞、納涼。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鐘建軍 攝
村里修了新路、建起了書屋、屋前屋后整潔了、有了近10畝地的大廣場……張廣秀雖然走了,但她參與或為老百姓辦的一些實在事,留在了煙臺市福山區福新街道辦事處壚上村。壚上村也因為有廣秀,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這些變化村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念著她的好。許多村民都說,“這么好的閨女說走就走了,真舍不得……”
村里變好了有廣秀一份功勞
8月22日傍晚,齊魯晚報記者來到張廣秀曾經工作過的壚上村,在村北的小廣場上很多村民正在乘涼,不少孩子在體育場上嬉戲。記者了解到,在有這個廣場前,張廣秀曾與村里多方努力,爭取讓村民有健身、乘涼的地方。這個大廣場也讓村民們頗為驕傲,因為周邊別的村都沒有這么好的廣場。
在村民的眼里,張廣秀是個老實孩子,很有禮貌。農村的工作很瑣碎,張廣秀踏踏實實、早出晚歸,一年到頭休息不了幾天,也幾乎沒有雙休日,村民有需求她就來辦公。剛開始不少村民擔心她不能適應村里的工作和環境,僅憑著一時熱血堅持不了多久。后來大家驚奇地發現,這個姑娘適應能力很強,很快與大家融為一體,而且沒有任何溝通障礙。
在路邊乘涼的76歲村民宮恩清說,廣秀來了后,沒多長時間村里就新鋪了柏油路;原先只有幾盞路燈,后來也加了很多,還換上了LED新型節能燈;屋前屋后也綠化了,村里比以前整潔了不少。
在村里建一個圖書室,一直是張廣秀的夢想,直到生病期間她還惦記著這件事。不少愛心單位、組織和個人得知后,在村里捐建起圖書室。如今這里藏書已有一萬余冊,包括文學、科普、農業等方面的圖書。現在村民不用跑遠路,就能進圖書館看書學知識了。
廣場上不少村民在談論著張廣秀去世的消息。“可惜了,這么年輕的孩子。”“家長培養個大學生不容易,這么好的孩子真舍不得。”
老書記拿她當親閨女
淚水直打轉
在壚上村和廣秀關系最好的當數壚上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子龍,廣秀在村里工作時,常到王子龍家吃飯。22日晚8點多,記者來到王子龍家里。
一提到廣秀,王子龍的妻子王玉萍瞬間淚流滿面。“廣秀和我家小女兒一樣大,我們待她和自家閨女似的。”
“家里做啥好吃的,都會喊著她來吃。”王子龍說,她那時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家里條件也不是特別好,考上了村官,她也愿意撲下心到農村來做事,“對她和對自己的閨女一個樣。”
對于廣秀的病情,王子龍也十分關心,時常打電話或發短信給她。“8月5日那天,我還給廣秀打電話,她沒接。”王子龍回憶,廣秀稍后發來一條短信,“說發燒了,等治好了之后再聊。”
王子龍說,2014年上半年,廣秀復查時就發現有些小指標不大正常,他開車將廣秀送到毓璜頂治療。后來廣秀回家呆了一段時間,之后打電話來說要去北京治療。“2015年4月,我去北京看她,狀況不是很樂觀,主要是肺部感染。”王子龍說,由于心中掛念,2015年11月,他又跑去廣秀老家,“廣秀吸著氧氣,說幾句話就累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很難過。”
“去年冬天還算挺好,沒想到突然就……”王子龍看了看窗外,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她生病期間
仍牽掛福新人福新事
無論是生病住院還是在家休養,張廣秀一直牽掛著福山區福新街道的發展,福新街道的壚上村是她工作過的地方。她的微信朋友圈發的很多信息都和福新街道相關。
7月1日,福新街道舉辦“七一”文藝晚會,現場氣氛熱烈,此時的張廣秀還在臨沂老家休養。當晚她在家看了直播,并在朋友圈發了條信息,“收看直播福新街道七一文藝晚會,氣氛熱烈,群眾參與度高,還有有獎問答,聽說獎品豐厚……”
今年3月,福新街道辦組織開展“黨章學習100天”活動,張廣秀因病無法參加。她從網上進行了學習,并發到微信朋友圈,“讓黨章透過筆尖走入心尖,做合格黨員。”
張廣秀在朋友圈里還轉發了大量福新街道的信息,福新街道辦成立愛心格驛站、福山區十大美麗鄉村評選、福山區舉辦第6個全國支援助殘陽關行動等,張廣秀都進行了轉發,并配發評論。她希望福新街道的發展越來越快,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張廣秀的朋友圈還有幾條記錄自己生活的信息,有的是祝福母親生日快樂,有的是鼓勵自己樂觀生活,有的是祝福親人朋友。就在上個月,她還發朋友圈祝福剛結婚的弟弟和弟媳恩恩愛愛、生活幸福美滿,這也是張廣秀在微信朋友圈發出的最后一條信息。
“廣秀是個堅強、樂觀的孩子!”張廣秀大學時期的班主任孫明說,“廣秀是一個好孩子,上學時是一個熱情樂觀的小‘開心果’。當村官與老百姓沒有距離、不端架子,更是一個好學生。可惜了,正是要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正是朝氣蓬勃發展事業的時候,她卻走了,我舍不得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鐘建軍 柳斌)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