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蝦山村地處水鄉農田匯合帶,這里的美食不僅有魚鮮,更有獨具風味的客家鄉村美食。如今在幾個“90后”大學生村官的努力下,白蕉鎮的客家飲食文化正走入大家的視野,追逐鄉間本味的同時,更讓人由美食為切入口,打開了大眾對珠海本土文化的新認知。
蝦山村純樸寧靜,村里的客家咸茶、艾餅的制作傳統都是市級或區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蝦山村村民的家中,熱情的客家人必定送上一杯香濃的咸茶,“一杯香茶勝過一桌饕餮”。咸茶由綠茶、芝麻、香菜熬制而成,由擂茶改良而來。艾餅取自房前屋后的艾草,于甘甜中予以人滋補與防病的功效。糍粑更是與咸茶相配的絕佳美食,糍粑里的米花香,被糯米緊緊包圍,一杯咸茶入口,一口糍粑咬下,似乎有種田園農家快活似神仙的美妙體驗。還有葉仔糍,圓圓的身形,粘糯的口感,是蝦山村游子對家縈繞腦海的思念。
辛勤的勞作,疲倦的味蕾,需要些家常的美味去調動。蝦山客家鄉村小吃還要提到雞姜酒,這道菜將雞和姜、米酒同燉,暖熱中帶著滋補,是農夫解乏的經典美食。
鄉下人最盛大的活動莫過于喜宴,客家流水喜宴中有“九盤十大碗”的習俗。九盤指九種小吃,包括脆香無敵花生米、發財黃金豆、滋味入心腌蘿卜、朵朵星光楊桃爽、口口開胃蒜頭心、夾心美味香毛豆、十里巷知香瓜子、富貴美滿壯腰果、花好月圓鵪鶉蛋;十大碗指十道主菜:黃金咸雞、釀苦瓜、釀豆腐、雞姜酒……寓意喜慶豐盛,豐衣足食。十碗舊時的禮俗中還有男丁要參與的“太公分豬肉”的環節,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輩把燒豬按人頭分,象征家族的團結和凝聚。
去年,斗門的4個“90后”大學生村官“邂逅”蝦山村,懷著一股“鄉土情懷”,為了不讓本土文化湮沒于世,他們帶領村民開始一段全新的創業歷程:用互動體驗讓游客感受蝦山的美食和蝦山的客家風俗。
去年國慶期間,他們在新媒體領域發起宣傳,邀請大家感受“客家喜事”一起來過節,食客提前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體驗蝦山村人的喜事圍餐,品嘗“九盤十大碗”鄉土美食,體驗太公分豬肉,吃到香脆燒豬,艾餅、糍粑等客家小吃免費嘗,還能收到各種鄉土小禮品和欣賞鄉村文藝晚會,感知獨特的鄉村文化。“我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讓鄉村有些不一樣。”這群“90后”大學生村官創業團隊這樣表達他們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