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個晚上,江蘇省常熟市尚湖鎮常興村第二網格微信群里傳來消息,網格員在巡查中發現路燈“失明”。次日,常興村立即召開網格黨群議事會,最終敲定了加裝太陽能路燈的長效方案。12天后,嶄新的智能路燈亮了。這是常熟市網格化管理提質提效的生動縮影。
為進一步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問題,近些年來,常熟市堅持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工作,通過織密網眼、精細管理、數字賦能,建立健全為基層減負賦能長效機制,有效夯實底盤、協同聯動、激活資源,持續提升網格化管理整體效能。
織密網眼 配強隊伍
踏著晨光,虞山街道洩水村的兼職網格員吳荷珍挎上工作包,來到獨居老人金鳳保家。敲門、問好、查看水電安全……這樣的場景,是洩水村網格員的日常。
聚焦“網眼過大兜不住、人少事多管不好”問題,常熟市將每個網格覆蓋戶數調整至50—100戶,重新劃分網格6626個,全覆蓋組建小區(自然村)黨支部、網格黨小組,加強村(社區)黨組織對網格的統一領導。按照“專兼配合、志愿補充”原則,選優配強網格員隊伍,2500余名村(社區)干部下沉擔任網格長(專職網格員),3萬余名村(居)民小組長、老黨員等治理骨干擔任兼職網格長(員)。成立常熟市基層治理學院,開展網格治理專題培訓,推動網格員互學互促;對兼職網格員,采取發放補貼、評先評優、積分兌換等激勵措施,激發末梢活力。
常熟市推動網格化管理工作運轉有標準化機制、問題處辦有標準化流程、網格隊伍有標準化管理、公開公示有標準化內容,精簡網格服務管理事項,細化專兼職網格長(員)工作清單,引導基層因地制宜明確“日周月季年”目標任務和工作標準,推動網格化管理工作能落地、轉得實。
精細管理 實事快辦
在辛莊鎮矛盾調解中心,副鎮長陸建佑剛送走反映勞資糾紛的工人,又迎來咨詢農宅翻建政策的村民瞿偉元大叔。“有問題到鎮里隨時都能找到人,辦事效率高多了。”瞿大叔點贊。辛莊鎮推行鎮班子成員工作日“輪值坐班接訪”機制,讓群眾合理訴求“最多訪一次”。
針對基層矛盾糾紛訴求易發多發、復雜多樣的實際情況,常熟市廣泛開展“梳網清格”行動,專兼職網格長帶頭走訪摸排,將人、房、事、物等信息落到網格地圖,實時關注“一老一病一殘”等重點群體動態,按月調度環境整治、矛盾調處、農宅翻建等重點事項,及時發現上報苗頭隱患問題,確保網格管理無盲區、服務無遺漏。
全面統籌村居陣地資源,在黨群服務中心、先鋒站、樓棟會客廳等設立1300余個網格服務點,提供議事協商、便民服務、歇腳休憩等功能。線上全覆蓋建立網格微信群,落實村(社區)工作人員、警務人員、網格長、網格員、志愿人員“五員”進群制度,置頂“水電網氣”聯系方式,解決民生微訴求44.5萬件。
一條條社情民意“打撈”上來,一件件網格實事暖到心坎。常熟市建立網格“社情民意聯系日”制度,各鎮(街道)班子成員每月帶領黨員干部、執法輔助人員、警務人員、村(社區)干部等下沉網格接待群眾,現場緊抓快辦急難小事,重難點問題依托綜合指揮平臺“吹哨”派單、共商共辦。今年以來,化解小區景觀河治理、停車位改造等各類問題訴求2000余個。
數字賦能 協同共治
如何破解資源分布不均、基層力量不足等問題?力量下沉、數字賦能是破題之道。常熟市建立市四套班子領導包村聯系、鎮(街道)領導班子直接聯系網格、警務力量全面進網入格3項制度,實現黨員干部下沉全覆蓋。排摸矛盾隱患較多、治理壓力較大、治安警情較多的3類薄弱村居、網格,建立由政法、醫護、心理咨詢師等6個領域100名專業人員組成的一線助“理”隊伍,協助解難題、優服務。
堅持用數字手段打破傳統“報到服務”精準度不夠的局限,開發“先鋒領治”平臺,組織4.3萬余名在職黨員、志愿者通過小程序“一鍵接單”網格巡查、環境提升等治理項目2.5萬余個,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揭榜領辦偏遠地區小游園改造、充電棚建設等網格實事350余件。
推動建設市鎮村信息指揮中心三級平臺,試點打造“數字駕駛艙”,接入“12345”、綜合指揮、數字城管等訴求工單和涉企相關問題隱患數據,將問題處置分析“坐標”由村居下沉至網格,實施“紅黃綠”三色預警管理,重點問題第一時間推送至聯系領導提級處辦,問題處置效率提升約20%。拓展AI監控、空中網格員、煙感報警等小應用,有效消除治理盲區。
過去靠腿跑,現在靠數據,在常熟高新區(東南街道),一體化綜合管理平臺以網格為單元,對執法隊員進行活動軌跡定位,圍繞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時段整理形成執法熱力圖,精準調配人員力量,有效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問題,半年內涉企執法檢查次數同比下降12%。(常組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