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職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可以調整任職村,山西省這項新規,在全國尚屬首家。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如何“留得住”,是構建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重要環節。大學生村官經過一個聘期的艱苦鍛煉,不少已與農民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有的成為服務農村的貼心人,有的成為帶領村民致富的行家里手。有關調查表明,許多大學生村官在任職期滿后都有繼續留任、奉獻才智的愿望,如何利用政策推力,激發他們的內在熱情,為新農村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便成為擺在各級組織部門面前的一道課題。
實際上,大學生村官工作自大規模啟動以來,已歷經一個周期。很多村官正面臨或去或留的人生選擇。在這一關口,怎樣讓有意在村、適合在村的村官下定決心,扎根農村,安心工作,就變得非常迫切和現實。毫無疑問,此時順應村官們的心理需求,想方設法為他們解決現實困難,為他們尋找更適合的舞臺,他們留下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山西省的新規,就是滿足了大學生村官這方面的愿望,因而受到媒體的廣為關注和村官的好評。
大學生村官工程是史無前例的事業,很多工作都在前行中不斷摸索。誠然,一項任職期滿可調整任職村的規定,并不一定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盤活大學生村官這一人才資源,為完善村官工作的長效機制增加一道現實的、人性化的政策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