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澎湃新聞網上一篇關于《數千人淘寶眾籌櫻桃上當 ,發起人系假大學生村官》的文章引起了無數網友的關注。文章說的是一位大學生冒充山東煙臺某村的大學生村官,在淘寶眾籌上發起了“村官櫻桃”項目,短短一個月獲得了近8000人支持,籌得100多萬元款項。一些消費者在收到櫻桃后大呼上當,不僅產地并非來自此前宣傳的山東煙臺,而且櫻桃的品質也比較差。無獨有偶,6月16日《蘇州日報》上也刊登了一篇報道《無業男假扮大學生村官 上門騙走村民鈔票》,說的是江蘇蘇州張家港的一名無業男子冒充大學生村官,以辦理社保補貼為幌子,騙取10多位村民現金的事情。
大學生村官為何成了一些人冒充的對象?與人們對大學生村官身份的信任和認同有關。在公眾眼里,大學生村官是一群最接地氣的“官”,是扎扎實實為老百姓干實事的,他們中的一些人憑借新技術建成了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讓群眾過上了好日子;還有一些人服務惠民,把群眾的甘苦冷暖時時放在心上。正是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托舉起大學生村官的閃亮品牌。
創品牌不易,呵護品牌更難。冒充大學生村官、抵毀大學生村官形象的事件向全體村官發出預警。一方面,我們要對“假村官”給予及時揭露,杜絕利用群眾的信任進行欺詐的行為。同時,更要潔身自好,誠信做事,老實做人。當下,許多村官都在電子商務上持續發力,帶領當地群眾在寬帶上增收,在鍵盤上奔小康。但對農特產品的宣傳要實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詞。在每一個經營環節,都要做到誠實守信,既要讓村民得實惠,也要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要像“愛惜自己的羽毛”一樣,共同呵護大學生村官的美譽度,千萬不能為這一閃亮的金字招牌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