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并非只能用于工業上,它代表著一種氣質,而這種氣質產生于每一個專注、敬業、堅持的人身上。特別是對于我們年輕的大學生村官來說更為適用。
我們在職的很多村官剛出校門就進入了大學生村官隊伍行列,對自己的崗位認知不夠,日復一日地做著瑣碎的事,認為自己的能力無法發揮,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和疲勞心理,心浮氣躁,不愿鉆研業務、不愿意坐冷板凳,容易總是幻想著走捷徑,能一步登天。而一個擁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人,必然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經驗幾乎都是靠平時累積起來的,我們要沉下心、俯下身,把崗位當責任,把職業當事業,安心、專注于本職崗位;我們要主動下去,把自己變成農民,工作中忘我,少想個人,多想村集體,以百姓利益為重,做李保國等諸多優秀典型那樣“傻于集體,傻于人民,傻于社會主義”的人。作為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們做事要精益求精,不惜花費時間和精力,孜孜不倦,反復改進、注重細節,追求完美與極致,徹底摒棄得過且過的懶人思維;要多問多學,缺什么補什么,雖然不能做到“一藥百病”,但必將練就過硬本領,成為崗位上的一把好手。
寶劍鋒自磨礪出。在從事村官行業期間我們肯定會經歷種種困難與挫折、誘惑與寂寞。但只有直面困難、正視挫折,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才會有質的飛躍;只有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以良好的心態應對繁雜的工作,把所有的艱苦付出和吃過的虧當作是自己人生當中難得的學習機會和成長機遇,一步一步努力,一點一點提升。
我始終相信我們廣大的大學生村官朋友們是有追求,有態度的;能耐得住寂寞,經得起錘煉;能在多少有些浮躁的世界里尋求內心的安寧,然后在“冷板凳”上專注于某一事情,在平凡的大學生村官工作崗位上踐行“工匠精神”, 為逐夢插上有力的翅膀,成為社會發展所需的“匠人”。 (昌寧縣耈街彝族苗族鄉阿水村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