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上,安純人委員呼吁完善大學生村官制度,許給大學生村官一個未來。根據中組部的數字,目前全國在崗大學生村官無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大學生任村官是個好事情,但問題是期滿后這些大學生出路何在?”安純人對此憂心忡忡?!白寖炐愦髮W生村官當公務員,政府應該著重關注大學生村官的出路問題。”(中國青年網 3月6日)
自2006年中央組織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發通知,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工作后,大學生村官隊伍已經成為廣大鄉村(社區)基層一線一支舉足輕重的工作力量。他們文化水平高、工作激情大、奉獻意愿強,為我國基層干部隊伍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在基層治理、產業發展、精準扶貧及黨建黨務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積極成效和良好口碑的背后,大學生村官待遇上的微薄和出路上的不明晰,也逐漸成為值得關注的緊迫問題。
合理平等的待遇補貼是尊重人才的體現方式。央視最近一期的《朗讀者》節目,請到被評為2016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優秀青年,耶魯村官秦玥飛作為朗讀嘉賓。采訪中,秦玥飛實事求是地談到了自己的補貼報酬,2011年剛任職時為1000元多點,現在提高后也剛過1700元,勉強能達到正式干部工資的一半左右。客觀地說,在今天社會經濟環境下,即使在偏遠鄉村,這點錢也僅夠維持基本生活。隨著當前基層政府對大學生村官管理更加規范嚴格,從事第二職業顯然不值得提倡。另一方面,就大學生村官從事的工作而言,基本上和正式干部沒有差別,有的派遣到邊遠鄉村后,經交通費用也是一項很大負擔。因此,在從業資格和工作狀態都相當的情況下,待遇補貼上的較大差別,不利于發揮其工作積極性,應當適當提升其待遇,使其能夠擺脫相對窘迫的經濟處境。
清晰明確的期滿出路則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保障。安純人委員調研發現,大學生村官雖然有“考錄公務員、自主擇業、繼續留任村干部、自主創業以及繼續學習深造”這五條發展渠道,但“看似明確其實條條都不好走”。而這種客觀存在的現實問題,不能得到有效明晰,也會影響到大學生村官隊伍的整體穩定。無論考公務員、學習深造還是自主創業擇業,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來準備,這樣就必然占有大量工作精力,也會影響到主管單位進行有效管理。而使其中大部分人留存任職,目前來看也很難做到。因為絕大部分村干部的補貼也并不高,但原住民村干部一般會有其他產業支撐,而大學生村官則不具備這種先天優勢。一般來說,如果有了比較明確的轉崗分流保障,能夠納入基層干部的正常管理渠道,平等享受基層干部的各種待遇,他們很愿意繼續留在基層奉獻青春發揮作用。目前來看,經過了一或兩個聘期的實踐鍛煉,其綜合素質也已得到充分提升,完全能勝任當前各類工作,而且目前基層也迫切需要這樣一支干部力量。
總的來說,通過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村官的待遇水平,同時進一步明確其期滿出路,對加強管理使用、促其發揮作用方面還是有很大裨益。只有人才能扎根留下,我們的田野才更有希望。大學生村官工作在全國開展已經時間不短了,這項政策對于基層的重要意義也已得到充分體現,因此也希望有更多給力政策配套出臺,解除其生活困境和后顧之憂,為這支基層青年隊伍吃下一顆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