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最北端的康保縣,有一個中國農業大學“five追夢組合”。5位年輕人都是2012年到村的,他們是:槐心體,女,現任康保鎮北關村副書記;李文方,女,現任二號卜鄉喬士連村副主任;王愧,女,現任忠義鄉段莊村副主任;高振栓,男,現任張紀鎮孫家營村副主任;王智智,男,現任鄧油坊鎮西村副書記。
槐心體,當村官前是北京一家大公司的市場經理助理,她卻放棄了“金領”生活,當了一名小村官。對于父母,他們每個人都滿懷愧疚,也糾結過,但一想到村民的期盼,他們義無反顧,一干就是3年。
3年的歷練,讓他們都成了多才多藝的“通才”。李文方,到村后接到了1500畝膜下滴灌工程建設任務,其間,她每晚9點多才能吃晚飯,經她一手建成的項目,當年就幫助村民增收40多萬元。王愧,走遍全縣160多個村、800多塊麥田,腳上長滿水泡,胳臂被曬得脫皮,但她卻成功掌握了莜麥堅黑穗病的發病原理,與縣農業部門專家一起為當地挽回經濟損失2000余萬元。高振栓所在的村建有日光溫室蔬菜大棚200多座,他發揮專長,義務當起技術員,向菜農傳授蔬菜種植技術,彌補了當地缺乏專業技術指導的發展瓶頸。王智智,在鄧油坊鎮危房改造項目中,走訪改造戶近千余次,全程參與危房摸底、入戶調查、監督施工等工作,贏得了領導、群眾一致好評。
他們從一點一滴小事的積累中,接近了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