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立夏,萬物繁茂。近日,福建省上杭縣白砂鎮林下經濟迎來蓬勃發展勢頭——林下種植骨碎補、金毛狗蕨、淫羊藿等5個千畝示范基地和2個人工繁殖育苗基地,種植規模達8000余畝,特色優勢農業初顯規模。
更令人欣喜的是,白砂鎮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過程中,探索創新了以3項措施、4大保障、5條路徑為核心的工作法,帶動全縣11個鄉鎮推廣種植,1000余戶農戶每年通過訂單種植獲取經營性收入1500萬元,把農戶鑲嵌在中藥材產業鏈中共享產業增值收益,為共同富裕試點縣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發展帶動農戶發展種植中藥材。(白砂鎮黨委供圖)
三措并舉打造中藥材優勢特色產業鏈
白砂鎮立足森林資源優勢,建基地,育龍頭,塑品牌,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突出規劃引領,規模發展。以骨碎補產業為引領,突出發展林下中藥材特色產業,制定《白砂鎮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計劃》,編制林藥種植技術規程。與白砂國有林場合作,全面推行林下中藥材種植模式,以上早康、扶福、嫩洋等村為示范村帶動全鎮種植骨碎補等中藥材1000畝。
突出培育龍頭,引領發展。引進有實力的社會資本進山入林,培育打造中藥材組培、種植、初加工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9家,其中和康藥植公司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種植規模達6000畝,年加工中藥材能力2000噸。積極開展科技創新,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開展合作,在全國率先建立了一整套人工栽培骨碎補、金毛狗蕨繁育技術體系,形成年產1億株骨碎補、金毛狗蕨等中藥材產業化生產能力,為中藥材種植規模化、產業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有效帶動了全縣產業增效,農戶增收。
突出打造品牌,賦能發展。聘請專業品牌管理咨詢公司制定《上杭林藥區域公用品牌發展戰略規劃》,做大做強“上杭林藥”品牌,傾力打造以“骨碎補”“金毛狗”整體品牌形象為引領,區域公用品牌為主體的品牌體系,高標準建設上杭林藥產業展示運營中心,搭建經驗交流、模式總結、科創研發、商業運營為一體的宣介平臺窗口,推動種苗繁育、林下種植、中草藥材初加工、終端產品生產、綠色研學等全產業鏈條發展,實現“林藥特色升級、產業強鎮升級、共同富裕升級”。
四項保障強化產業幫扶聯農帶農
白砂鎮強化頂層設計,采取三鏈融合、雙綁聯結、保底機制、資金撬動等保障措施,有效促進了產業發展和聯農帶農。
堅持“黨建鏈”引領“產業鏈”、激活“致富鏈”,將林藥產業作為生態價值轉化與鄉村振興的“雙贏密碼”。成立“青綠富農”林下中藥材產業聯盟黨支部,圍繞中藥材產業發展主線,推行“強村帶弱村”抱團發展及試點示范村帶動周邊村發展等聯建模式,將全鎮劃分4大片區,構建黨建引領基地建設、經營主體培育、產銷對接的工作格局。
積極探索“公司+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建立農民合作社綁定農戶、龍頭企業綁定農民合作社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全鎮9個村發展中藥材種植600畝,500余農戶就近就業,人均年收入3.6萬元,年增收1800萬元;9個村通過發展種植、流轉租賃山林等,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300萬元,實現企業盈利、村財增收、農民致富的多贏局面。
推行“保底收購+溢價分紅”機制,骨碎補以2.8元/斤進行保底收購,溢價部分80%返還農戶;淫羊藿前3年按45元/公斤進行保底收購,保障農戶年均增收超2萬元/戶,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新路徑。
資金撬動。成立發展林下經濟工作專班,注重林下經濟項目策劃,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補助資金。2022年以來年向上爭取省級林下經濟補助資金1000余萬元,對林下經濟種植大戶、龍頭企業給予補助,并大力扶持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
五條路徑確保聯農帶農增收
白砂鎮通過5條路徑,把農戶鑲嵌在中藥材產業鏈中分享增值效益,有效帶動農戶增收。
一是“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路徑。全鎮3家龍頭企業與9個村500多戶農戶簽訂骨碎補、淫羊藿、金線蓮等中草藥種植購銷訂單合同,發展中草藥訂單種植8000多畝,形成了良好的“產-供-銷”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將農戶嵌入產業鏈中,促進其持續穩定增收。
二是“公司(合作社)+農戶”就業帶動路徑。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吸收農戶到產業種植基地、組培育苗廠或產品初加工廠等就業務工,獲取工資性收入。2024年,依托“青綠富農”林下產業品牌,建立共富工坊1座,骨碎補組培廠、種植基地等共富車間6個,提供固定勞務用工210人,季節性用工1200人,農戶獲取工資性收入逾1200萬元。
三是“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產業補助路徑。出臺《白砂鎮骨碎補等中藥材產業發展扶持辦法》,通過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吸收農戶種植,對符合產業補貼政策的中藥材種植戶給予每畝2000元補助。近三年,共發放產業補助950萬元,累計補貼經營主體、農戶78戶,極大提高了農戶種植中草藥的積極性。
四是“經營主體土地流轉”資產收益路徑。積極招引、培育龍頭企業流轉土地,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產業。2020年以來,累計流轉土地9200畝,支付土地流轉費用1100余萬元,受益農戶600戶,戶均受益1890元。
五是“公司+院校”科技服務助農路徑。引進中國科學院李東教授團隊,招聘科技特派員培育龍頭企業,建立林下種植項目推廣培訓基地,免費開展骨碎補、淫羊藿種植實用技術培訓,實現產業發展全過程技術指導,保障產業長遠發展。近三年,累計接待參觀考察5000多人次,開展技術培訓190次,培訓農戶1200人,解決生產技術難題132個,有效提高了農戶生產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