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山西省武鄉縣賈豁鄉王家垴村村委會主任、大學生村官郝澤明向村民傳授機械化養雞技術。姜曉剛攝
山西省武鄉縣創新考核評優制度設計,在考核程序和內容設置上出臺“硬杠杠”,通過曬實績、比表現,確保考核評優在陽光下運行,給干得好的一個說法,給干得差的一個理由,從而在全縣大學生村官中樹立了發揮特長優勢,甘于吃苦奉獻,主動干事創業的鮮明導向。
據了解,每年的村官考核評優工作嚴格按照村測評、鄉鎮黨委差額推薦、縣委組織部審查的程序進行。在測評環節,首先由鄉(鎮、區)組織村級民主測評,然后由鄉(鎮、區)進行第二輪測評。村級民主測評,由包村干部主持,村兩委成員和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鄉鎮民主測評由鄉(鎮、區)機關干部和全體大學生村官參加,參會人員依據大學生村官的述職情況,自主確定考核等次。在此基礎上,鄉(鎮、區)考核組對照考核標準,進行初步考評,在省里規定優秀村官不超過15%的指標下,各鄉(鎮、區)分別以多于2%的比例確定本鄉鎮優秀村官的初步人選。接下來,縣委組織部對鄉鎮推薦的優秀村官進行復核。通過到村官所在村進行調查,和鄉鎮工作人員、大學生村官談話(30人以上)、調閱村官考核資料等辦法核實硬件是否達標,最終確定全縣大學生村官總人數的15%為考核等次優秀。對鄉鎮初步考核推薦為優秀,而復核環節未予認定的,自然降為合格檔次。考核評優“三級運作”的程序設定,避免了一個考評主體的主觀性,使村官考核走出了含糊不清的誤區,步入了風清氣正的軌道。
在考核內容的設置上,該縣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能量化的盡量量化,丁是丁,卯是卯。依據村官工作實際,將村官表現科學細分為10項“硬件”,包括在崗情況、工作實績、被表彰情況、參加競賽情況、參加大型活動情況、領辦創業項目情況和鄉鎮考核情況等。其中在崗情況為考核評優的基礎條件,對于不履行請銷假制度,一年內無正當理由連續曠工超過10個工作日或累計曠工超過20個工作日;在外兼職、外單位長期借調或借口考研究生、公務員、事業單位長時間脫崗的,確定為不合格。履職情況是考核評優的重要條件,對于那些素質能力不適應崗位要求、不能正常開展工作,或群眾意見較大、作風不扎實的,確定為不合格。同時,該縣還注重發揮大學生村官的個人特長,才藝展示、參加公益活動、撰寫新聞報道等都列入考核成績。由于考核中注重靠實績說話,好的得到大家公認,差的自己也心悅誠服。考核結果由縣委組織部存檔,作為大學生村官推薦上級表彰、考錄公務員事業單位和續聘村官崗位的重要依據。
該縣在考核中,還十分重視大學生村官的在村表現積累。聘期考核中,將年度考核結果和聘期內受表彰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條件;表彰評優和推薦上級表彰時,將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基層表彰作為基礎條件,體現了優秀不是憑一時的表現,不是憑領導的印象,而是長期的、多次的表現,使得考核評優更為客觀。
以硬件比較作為考核評優基本思路,凸顯了考評的公平公正,使武鄉縣的大學生村官充分認識到,怎樣干才是優秀的,怎樣工作才能持續不斷地保持優勢,真正體現了考核評優的正能量。目前大學生村官滿勤率達到了95%以上,35人擔任村支部書記和村主任,31人擔任大村強村的第一書記,先后有163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縣鄉換屆中,有86人當選縣鄉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村官栗瑞興還當選長治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在崗的205名大學生村官中,186人參與創業,41人領辦了創業項目,創業富民工程實現了“一鄉鎮一基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