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近年來山西省共有156名大學生“村官”,因違反工作紀律被解聘。大學生村官是活躍在農村基層的一個極具活力的新鮮群體,他們年輕、有想法、有闖勁,但他們也更需要引導。因此,促進大學生村官提升自我、扎根農村、服務百姓是一項長期而任重道遠的工作。筆者認為政府相關部門應該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采取多種形式,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全面、合理的規劃和管理。
首先要注重考核監管,加強職業化管理,使大學生村官“為官有為”??梢酝ㄟ^制定目標管理責任制的方式對大學生村官的工作進行定期評估和考核。考核項目可細化為思想政治素質、民意調查、參與村務管理能力、在崗考勤情況、個人積極表現等。此外,還可按照“一人一檔”的形式建立大學生村官“個人考核檔案”,對大學生村官所開展的工作進行定期記錄和總結。
其次是要注重教育培訓,提升綜合素養,使大學生村官全面發展。相關部門要多開展課堂培訓班和實地考察學習活動,通過全面、系統的學習,讓大學生村官深入了解農業生產、熟悉農村文化習俗特點、積累組織管理經驗、加強人際交往能力、適應農村復雜的環境和繁瑣的工作等。使大學生村官盡快融入農村,掌握農村工作方法,積極為全村發展出謀劃策,真正成為引領當地群眾致富的好村官。
再次要注重督察指導,廣聽基層意見,使大學生村官緊密聯系群眾。俗話說:“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村干部是否優秀,老百姓看在眼里。要以百姓的基本評價為基礎,百姓反映好的,予以重用;反映差的,慎重使用。此措施可督促大學生村官多聽取民意,實實在在解決老百姓的各種問題。
最后要注重獎罰分明,提升待遇保障,使大學生村官踏實肯干有“奔頭”。大學生村官不能年年一“選”了之,要使他們真正留得住、干得好,待遇問題也應予以重視。建立健全的激勵機制,定期表彰一部分優秀村干部,給予他們一定的物質獎勵,促使大學生村官積極樂觀的工作;建立辦公經費保障制度,破解村干部“無錢辦事”的難題,鼓勵大學生村官多實踐、多創新。
總之,讓大學生村官 ”為官有為 “,引導比選拔更重要,因為他們在現行教育體制中學習,接受較多的是理論知識,并不能很快適合并長期堅持農村工作。這就必須要加強的引導工作,由經驗豐富的干部為他們開展全方位的指導,使他們能夠很快完成角色轉換,在農村呆得住,干得好、還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