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在大學生村官中開展“五比五爭先”活動,是該省推進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促進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的一項制度安排,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創新特質,值得點贊!
大學生村官工程實施以來,安徽省打出了一手“好牌”:提出24字大學生村官行為規范、實施大學生村官創業興皖富民行動、出臺“6+1”崗位職責、建立“第一書記”培養制度、組織優秀村官赴高校和地方巡回演講……這些措施的陸續推出,既為村官工作找到了抓手,也為村官成長搭建了舞臺,體現了厚愛與嚴管的統一,彰顯了將村官“當自家孩子來關愛、當優秀人才來使用、當后備干部來培養”的“安徽表情”。
全國大學生村官工作會議之后,各地圍繞“保證質量、規模適度、完善政策、從嚴管理、健全機制”的要求,不斷完善和改進村官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有個別地方,因為對村官工作認識上的偏差,往往不求出彩,但求不出問題,缺乏改革創新的主動,鮮見與時俱進的自覺,導致村官工作乏善可陳,甚至是“溫吞水”。殊不知,沒有相應創新平臺支撐和體制機制保障,奮斗在基層一線的村官們難免方向不明、路徑不清,也就難以跳出亮麗的青春舞姿。
大學生村官是一個年輕群體,他們思維活、腦子靈、眼界寬,從事基層工作優勢明顯。但如何釋放他們的青春潛能,讓他們在宣傳落實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聯系服務群眾、推廣科技文化、參與村務管理、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履職盡責,需要因地制宜持續探索。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像安徽省這樣,不斷推出體現青春元素的特色活動,激發他們創業創新的內生動力。一位組工干部說得好:“青春的舞臺應當激情洋溢、異彩紛呈。而以特色活動為抓手,則是凝聚強大青春能量的有效途徑。”
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走過8年歷程的大學生村官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提出了新的要求。6月初召開的全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強調,做好大學生村官和選派“第一書記”工作,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切實擔負起促進農村改革發展和改善民生的責任。希望各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理念、創新路徑、創新載體,為大學生村官工作營造更濃的氛圍,譜寫村官工作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