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起于州郡,猛將發于卒伍”,村官職務不高,但崗位光榮,使命重大,如何使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建設幸福鄉村貢獻力量,是大學生村官隊伍建設中有益的探索。筆者認為,大學生村官要做出成績,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大學生村官進入崗位以后要端正態度,盡快適應角色轉變。從書香學府到農村基層,不僅要面對角色的轉變,還要面對農村具體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的轉變。大學生村官雖說受過高等教育,但在農村,卻還是“小學生”。大學生村官要切實端正態度、給自己重新定位,從進入農村的第一天起,就要把自己看作農村干部中的一員,把整個身心都沉入到農村去,在各個方面都以一名農村干部的標準要求自己。從最基本的知識入手,虛心向群眾和基層干部學習,掌握基層的基本情況和具體實情,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順利實現從“大學生”到“農村干部”的角色轉變、從學校到農村基層的環境轉變。
其次,大學生村官要不怕吃苦,培養挑戰困難的勇氣。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農村工作條件、生活條件相對艱苦,基層工作點多、線長、面廣,涉及的事情千頭萬緒,矛盾錯綜復雜,大家肯定會或多或少感受到困難和挫折。但越是艱苦,越能鍛煉人,也越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只要敢闖、敢干、敢試,全身心地投入農村工作,完全可以在新農村建設中創造價值,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戰勝困難作為歷練人生的機遇,把解決問題作為增長才干的途徑,把應對挑戰作為磨練意志的手段。多看、多聽、多問、多跑,在反復磨練中增加閱歷、增長知識、增強能力,在實踐中豐富提高自己。
最后,大學生村官要多辦實事,當好農村“四大員”。大學生村官到基層農村干什么?其實,到農村任職的任務概括起來主要是當好“四大員”:一是充分利用自己有知識、有能力、能說會寫的優勢,通過舉辦培訓班、組織講座等形式,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向群眾傳播新知識、新技術、新文化,當好“宣傳員”;二是要掌握信息、拓寬視野,運用專業知識,結合農村的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為群眾探索出更多、更好的致富途徑,為農民群眾提供技術服務,當好“信息員”和“技術員”;三是探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適合自身發展的創業模式,并通過自己創業帶動更多群眾走上致富道路,通過自身表率引導群眾崇尚文明、弘揚新風,當好“引導員”。
大學生村官是農村基層建設的新生力量,是推動新農村發展的新鮮血液,村官雖小,但也是“官”。讓村官煥發光芒,既要使用“官”的權力,利用自己的知識和資源為老百姓謀福利,也要履行“官”的義務,多做實事,為推動基層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