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近距離的感受三毛是在周莊,江南的水鄉處處都在試圖與三毛扯上千絲萬縷的聯系,可惜那時我忙于風景,加之對三毛的作品了解不深,便沒有過分的去追尋她的足跡。后來讀了《撒哈拉的故事》,被早已耳聞的三毛與荷西打動,被美麗神秘、貧窮艱苦的撒哈拉吸引,被那些可愛又可憎的沙哈威人氣的跳腳,那時的三毛是幸福的,字里行間流露的都是如沙漠般的熱情。如今,當荷西不在,孤獨的三毛流浪在美洲大陸,雖是別樣的風土人情,但三毛的文字卻那么的凄涼,孤寂,哪怕是《萬水千山走遍》這樣一個充滿浪漫的書名,似乎也無法掩蓋落筆是她那顆孤獨漂泊的心。
在茫茫的文學世界,恐怕沒有誰像三毛一樣,既是現實生活中勇敢的行者,又是文學世界里細膩的文學巨匠。從臺灣,到德國、西班牙,再到讓她魂牽夢繞的撒哈拉,無論生活在怎樣的世界里,三毛是自由的,勇敢的,堅定的,時時都散發著難能可貴的獨特人格魅力。踏足南美洲,三毛算是實現了走遍萬水千山的志愿,于是有了這本旅行的見聞。這次旅行成行在荷西離世之后,結束14年的漂泊,三毛終于回到了故鄉,再次出發前往美洲大陸之時,恐怕她的心傷并未痊愈,以至于南美洲的獨特風景也不能讓她重拾原來幸福生活的能力,正如哪怕世界繁花似錦,失去你就失去了欣賞的意義……
想起之前聽的一個三毛的采訪,嬌聲的臺灣腔講述她與荷西的最后一次相見,那是多么殘忍的別離……都說文如其人,三毛文字中露出的勇敢與她的外表卻是不相稱的,但從她的文字中感受的凄涼又似乎早已預示了她最終的歸屬與選擇。獨一無二的作家三毛,注定是孤獨浪跡天涯的行者。
我也想去撒哈拉看看,看看你活過的土地……(作者:北京昌平南口鎮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