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日在河北師范大學了解大學生就業(yè)情況。在該校學生就業(yè)指導中心,李克強對學生說,下基層、到基層工作,才能使人更快的成長起來,基層的經驗,無論以后走到什么崗位都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只有經歷基層鍛煉,才會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2013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yè)年”,當下,各級各類媒體對此予以高度關注的同時,社會各界也都千方百計地為大學生就業(yè)探尋出路。而然,部分大學生謀求的是“一步到位”,把目標緊緊鎖定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對基層工作崗位避而遠之。李克強總理的一席話,可謂是為“迷途”的大學生支了一步高招,因為,基層才是人才茁壯成長的沃土。
廣袤基層,大有可為。剛剛邁出大學校門的驕子,涉世未深,只有經過基層的鍛煉,才能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群眾語言,為基層作出貢獻,才能使他們更快的成長起來,并為今后的人生積累寶貴的財富,這既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年輕人成長的需要。正因為如此,國家出臺了多項鼓勵大學畢業(yè)生到基層就業(yè)的政策,比如選聘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工程等等,都是為了在基層中培養(yǎng)、鍛煉并成就人才。
同時,基層工作也是每個年輕干部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段經歷,也是年輕干部成長的科學規(guī)律。縱觀古今,政治精英、商界領袖、文化名人,大多經歷過基層磨礪和實踐鍛煉。只有在基層才會被賦予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和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
年輕是資本,也是優(yōu)勢,只要是金子,總會有閃光的時刻,也只有真正的沉得下心來扎根基層,服務基層,才能夠“升”得起來,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到基層去,腳踏實地,經歷風雨彩虹,甩開膀子干出一番無愧于青春、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事業(yè),為共筑中國夢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