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縣在今年村(社區)黨組織換屆中,18名大學生“村官”進入村(社區)黨支部班子,其中6名大學生“村官”和袁琳一樣當選為村(社區)黨支部的領頭人。(8月19日,四川日報)
大多數“大學生村官”們文化知識水平高、學習能力強、能吃苦耐勞,他們思維敏捷、大膽創新,為基層的科學發展積極出謀劃策并狠抓落實,做出了較大貢獻,對這樣的年輕人我們應大膽提拔,讓他們“小步快跑”盡快擔當重任。
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今天,很多的年輕人響應政府號召,下到基層,深入群眾,收集民情,解決問題,特別是“大學生村官”們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成長很快,得到各級政府的認可和重用,更受到人民群眾的好評和稱贊。這是我們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大膽培養和啟用基層干部、讓干部隊伍年輕化、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舉措。
“小步快跑”的意義不僅僅是年輕干部能走上更高層次的領導崗位,更大程度實現年輕人的價值,其宏觀意義還在于干部隊伍的年輕化進程是我們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業的競爭優勢。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四位一體的目標已經形成全社會的共識,成為我國干部隊伍建設的制度優勢。事實證明:年輕人特別是年輕干部們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各個行業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同時實現干部隊伍“老、中、青”梯度建設也讓“小步快跑”式任用年輕干部成為大勢所趨。按照以往正常干部的晉升資格條件要求,從一個初入職的大學生正常升到處級領導崗位要10-15年的時間,這樣,在較高層次的干部隊伍中就很難實現合理的梯度結構,容易出現領導班子老齡化和斷層現象。
更重要的是,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不拘一格選人才”,若按以前的論資排輩、熬年頭來選拔干部,如何及時發現、培養優秀干部?如何激發年輕人的積極性、創造力?這勢必會影響干部隊伍的建設和發展,對高轉速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