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成真,是幾十萬大學生村官最關心的問題。如果一個大學生在他畢業的時候,選擇了到農村去服務,選擇了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但是幾年后的結果卻是讓他的夢想破滅了。那么,不但大學生村官這條路會越走越窄,而且中國夢的實現也會更加遙遠了。
立身農村,服務農民,究竟能不能讓大學生村官的人生夢想成真,如何才能通過當村官實現人生價值呢?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大學生村官的復信中給出了明確的答案。答案就是,走進農村,熱情服務,通過艱苦不懈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人生價值。青年大學生,只有在熱愛基層,扎根基層的過程中,全心付出,做出貢獻,才能實現青春無悔的人生目標。
之所以這么斷定,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農村基層的具體需要,是大學生村官實現人生價值的推動力。人們的社會需求,始終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第一動力,也始終是成就人才的第一塑造力。農村問題解決得好不好,農民利益實現的多不多,農業道路拓展得廣不廣,是國家改革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戰略問題。當農村基層的需要成為國家戰略和民族復興大計的時候,走進農村,服務農民的大學生村官群體,就自然成為了實現國家戰略和民族復興舞臺上的最受關注的力量。實踐出課題,時勢造英雄。大學生村官的人生軌道一旦與國家起飛軌道相對接,價值實現路徑一旦與主流發展路徑相一致,夢想成真的唯一障礙就是自身的努力程度。
其二,農業面對的復雜難題,是大學生村官施展才華的宏大平臺。事不避難,志不求易,是青年的時代品格。農業要素與宇宙要素是相通的。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西奧多·舒爾茨認為,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是靠農業生存,懂得了農業,也就懂得了最為重要的經濟學。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11次發出了惠農強農的一號文件,深刻說明了農業最重要,農業發展最艱難,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現代視野和科學技能的青年人才加入其中,為國家的現代化發展持續提供支撐。面向農業創業和就業,將成為青年大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新增長點。
其三,農民積累的豐富經驗,是大學生村官滋養人生器識的鮮活源泉。《詩經》中講過,先民有言,詢于芻蕘。意思是說,就連古代圣賢,也要向割草打柴的人請教。這也就是中央要求大學生村官要“先當村民,再當村官”,要甘當小學生,要心中永遠裝著人民的深意所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思想敬民、政策惠民和行動為民的立黨執政目標。宋代的變法大家歐陽修在《堰虹題記》中專門講過這個道理:“慮于民也深,謀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為功多”。201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袁隆平,就是與農民為友,在綠色大地上把雜交水稻技術變成中國“第五大發明”的典范。
越接近基層,才越接近真理。越深入基層,才越能夢想成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基層夢想成真時候,也必然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燦然展開的時侯。十年踏地腳根牢。用全付身心投入農村發展,以精湛技能促進農民受益,再加上孜孜以求和熱情服務的精神,大學生村官定能收獲讓青春無悔的亮麗人生。